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欢迎大家阅读。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篇1】
中央宣传文化单位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会议2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思想舆论支撑。
会议传达了重要讲话精神,11家中央宣传文化单位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理论,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整个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要联系实际抓好落实。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抓紧制定落实的具体方案。要组织好讲话精神的学习研讨和集中培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化“走转改”活动;要带着问题学习贯彻,弄清差距在哪里,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推动讲话精神落实落地。
刘云山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强化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做到讲政治、强党性、敢担当、勇创新、严律己。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要认真践行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把正确导向要求体现在工作各个方面。要切实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落实好抓党建、带队伍的责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解除难题,把握宣传思想工作规律,贯彻好时度效的要求,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按照“三严三实”改进作风,有针对性地排查廉政风险点,树立宣传文化单位良好形象。
刘延东在讲话中指出,中央宣传文化单位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排头兵”,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做好正面宣传,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预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刘奇葆主持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政治方向,强化责任担当,严明管理要求,提升能力素质,使领导班子强起来。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篇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一、增强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创新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正确分析和对待社会思潮,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创新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等,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报道的贴近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做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把党和国家倡导的与群众需要的结合起来,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切实坚持“三贴近”原则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新闻宣传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佳作。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和习惯,善用传播技巧,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四)着力增强应急报道反应能力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社会事件等报道中,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二、提高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能力
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普及,越来越成为覆盖广泛、影响巨大、方便高效的新兴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谁占领了互联网等新媒体阵地,谁的传播能力就更强大,就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我们必须积极适应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趋势,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等新媒体,扩大新兴舆论阵地。
(一)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鼓励和引导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在巩固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向新兴传播领域延伸,提升新闻信息产品生产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度,抢占发展主动权,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优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有效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切实将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等,与新媒体信息海量、渠道多元、受众广泛、时效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结合起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提升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
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普及,越来越成为覆盖广泛、影响巨大、方便高效的新兴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谁占领了互联网等新媒体阵地,谁的传播能力就更强大,就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我们必须积极适应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趋势,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等新媒体,扩大新兴舆论阵地。
(一)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鼓励和引导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在巩固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向新兴传播领域延伸,提升新闻信息产品生产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度,抢占发展主动权,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优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有效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切实将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等,与新媒体信息海量、渠道多元、受众广泛、时效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结合起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提升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流动媒体等新媒体的报道优势,制作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促进高品质高品位新闻信息传播,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本领和能力。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等报道中,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终端和信息传播平台,积极拓展线索收集渠道,提高反应速度和报道时效,丰富报道内容和表现形式,努力抢占第一落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传播效果和引导能力。
(三)打造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新媒体集团
加强政策指导,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动重点新闻网站等发展,丰富网站内容、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人才建设,打造一批在国内国际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综合性网站,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构建更加强大的主流网站集群。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资本化、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赢利模式,加强品牌推广,更加积极主动地向海内外市场拓展,迅速壮大实力,做大做强做优,建设一批在海内外有较强辐射力和竞争力的新媒体集团。
(四)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管理
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努力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网络基础和技术建设,积极推动技术研发和技术进步,优化网络结构,消除技术隐患,加快容灾备份建设,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提升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和公信力。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三、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当前,全球传媒业生存环境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既对我国传媒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国内国际形势发展新变化,顺应市场和受众新需求,顺应传媒业和高新科技发展新趋势,加快构建现代传播格局,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内国际传播能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加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重要媒体特别是中央重点媒体建设,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一流媒体。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支持中央重点媒体推进海外阵地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大“走出去”力度,拓展与海外媒体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面向海外开展工作的能力,改进对外传播手段,增强对外传播实效,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着力创新和完善文化业态
顺应多媒体生产、传播、经营融合趋势,适应市场和受众细分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积极应用高新传媒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业态,培育和发展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型文化业态。调整生产和传播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集聚领域内的各种要素,构建以多媒体产品为基础的强大产业集群,形成传播方式更多样、扩散速度更快捷、影响范围更广泛的全媒体业态,不断提升我国传媒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三)大力构建现代传播格局
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顺应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有效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传播资源,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努力构建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格局。
(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力争新闻宣传领域体制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等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尽快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依法运营的市场主体。推动已转制的传媒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内部改革,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传媒机构和集团。
(五)增强传媒科技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跟踪世界先进科技特别是传媒科技发展趋势,加强新技术研发应用,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国传媒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传媒领域相关标准制订,抢占传媒技术制高点,力争在国际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发挥更大影响。
四、建设宏大新闻人才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靠班子、靠队伍、靠人才。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新闻宣传队伍,为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加强新闻宣传领域领导班子建设
深化新闻宣传领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思想政治强、工作能力强、创新精神强的优秀干部选拔和配备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年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把握宏观趋势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和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
(二)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新闻人才队伍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施展才干的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展所长的生动局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渠道,积极吸引海外优秀新闻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培养一批熟悉新闻宣传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造就一批人民群众喜爱的名编辑、名记者、名播音员、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建设一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准,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坚决反对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低俗新闻,自觉抵制错误观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看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还看了:
1.
2.
3.
4.
5.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篇3】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猴年新春伊始,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祝福和亲切慰问。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着眼党的工作全局,深刻阐述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基本方针、实践路径,为新闻舆论战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水平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古今中外,任何政权想要长治久安,都必须抓好舆论工作。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笔杆子,高度重视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这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历史和现实、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不可小看。只有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和定位,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不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党的以来,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中央主要媒体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反映人民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有力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度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肩负着重要责任。正如指出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确要求,为新闻舆论战线不负重托、履职尽责指明了努力方向。
担负起职责和使命,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确保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工作针对性,推动融合发展,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坚持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牢记社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让各级党委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为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春风化雨润万物,丹心妙笔著华章。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我们就一定能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亿万人民奋进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