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传家宝是什么
党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仍然需要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篇党的传家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传家宝范文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思路在群众中,办法在群众中,希望在群众中。只要调动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中国共 产党95年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共 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中国共 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 产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 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能否正确认识和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甚至是生死存亡。
(一)从政党执政的普遍规律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在世界范围内,任何政党在其执政活动中都面临如何处理政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其执政地位、实现其执政目标的重要的社会基础问题。历史从正反两面经验证明,凡是政党在执政活动中能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不同方式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就会巩固其执政地位;反之,就会遭到人民群众反对,最终导致执政地位丧失。这是政党执政的一条普遍的、客观性的规律。古人常讲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说的就是这个规律。
中国共产党从95年前几十人组成的小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现在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在中国执政60多年的大党,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从而赢得了群众、赢得了民心。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党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使得无数老百姓不惜牺牲生命全力支援红军,使得我们的军队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800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并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95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党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但是,过往的历史成就并不意味着执政党可以一劳永逸地长期执政。前苏联共 产党,一个拥有2000万共 产党员的超级大党,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轰然倒塌,丧失执政地位,就是因为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历史教训一再警示,任何政党,一旦丧失民心,都逃脱不了被人民无情抛弃的命运。对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样,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加巩固。
(二)从党执政的历史方位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古人讲“辨方位而正则”,意思是说根据方位而确定事物的去向。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讲,只有准确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确定前进发展的方向。
95年来,我们的党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牢固确立,党的事业的成功推进和重大发展,正是基于党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与之相联系,党的事业的偏差和失误,也与在历史方位问题上认识的偏差和错误密切相关。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准确把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特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制定了各个时期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的党,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历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党没有能够准确地把握现实国情,认清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以致发生了包括““””在内的严重失误。
经历95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环境条件已与革命年代及以往几十年执政的情况迥然不同。一方面,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目前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全面开放、价值多元、瞬息万变的新环境、新条件下,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严峻复杂,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识和要求也更加务实和全面。尤其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党在执政实践中逐步积累正面经验的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在逐渐累积显现。一些党员干部信念缺失、精神懈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尤其是贪污腐 败等不良作风严重。如果任由负面效应的存在、累积,势必会弱化、异化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并最终干扰和削弱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如何不断巩固执政地位,保持持久活力,领导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继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最终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于一个已经执政60多年,拥有8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而言,是一个重大迫切又无法回避的命题。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历史方位,更加坚定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敬畏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筑牢党执政的可靠根基,使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从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等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党的群众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然而,在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却表现了与群众工作新特点不相适应的状态: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还有一些人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侵蚀信任、消解共识,最终贻害党群的鱼水之情。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管仲论》里说过:“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最近几年发生的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等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地群众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保障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指向。对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凝聚起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
综上所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胜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我们得到两条经验1、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是否有生命力,关键看是否坚持好群众路线。真正坚持好,就无往而不胜,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就能够实现,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说到底,最根本的是,要真正懂得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党的传家宝范文二
卫敏丽、周英峰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回首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同时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与进步。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非凡表现,引起世界对中国执政党的进一步关注:中国共产党为何能保持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历史证明,这些独特优势,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坚定信念和航向破浪前行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是贵州曾经被印上的灰色标签。如今,这里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大西南“交通中枢”、“两江”上游绿色屏障、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却带给贵州和整个中国深刻的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带来了中国大地的勃勃生机。”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成果,涵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对新时期、新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方略。p副标题e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集中性教育实践活动,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科学的理论起到了指引方向、教育群众、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党的理论优势的充分体现。”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高世琦说。
实践的自觉来自理论的清醒,步调的一致来自信念的坚定。注重从思想上建党、立党、兴党,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新变化,我们党坚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创伟业。
“科学发展观带来了中国大地的勃勃生机。”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成果,涵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对新时期、新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方略。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集中性教育实践活动,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科学的理论起到了指引方向、教育群众、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党的理论优势的充分体现。”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高世琦说。
实践的自觉来自理论的清醒,步调的一致来自信念的坚定。注重从思想上建党、立党、兴党,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新变化,我们党坚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创伟业。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加深对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理解;
——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鲜明地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战略任务,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持续不断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理想是引航的灯塔,信念是奋进的风帆。”知名党建专家沈宝祥教授说,一项项影响深远的部署,一个个强劲有力的措施,让党员群众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党的政治优势为十年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力量。
凝聚党心和民心攻坚克难
“为企业创新创效,为党旗增光增辉!”“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是人才,就要干出成绩!”在非公企业山西省长治县华鹏铝塑有限公司,处处可见这样的标语。
这些标语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墙面上。在这里,无论是攻克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还是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党组织都带领广大党员创先进、争优秀,始终立足生产经营主战场,始终走在应对危机和挑战的最前列。“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实现了党的建设与非公经济双向促进。
回首这十年,哪里有危情,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哪里有挑战,哪里就彰显党组织的强大力量。
在没有硝烟的抗击“非典”战场上,在人民群众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关键时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漩涡中,党组织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党员始终是群众的领头雁。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约1.8万个,在抗震救灾一线和灾民安置点组建临时党组织近千个,176万余名党员干部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日益壮大的、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严密的组织体系,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高世琦说,十年的奋斗实践证明,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不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显著提高,组织优势进一步彰显。
回首这十年,在激荡的社会变革中,党的制度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8200多万名党员精诚团结、众志成城。
“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确定了处理党内事务和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提供了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规范。”北京市委党建顾问姚桓教授指出,只有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得以贯彻落实,使党的组织始终保持团结高效和生机活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着力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落实,党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以及民主决策机制日臻完善。党的制度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升,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攻坚克难的背后,是党的团结统一,同时也显示了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种制度优势的巨大优越性。”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说。
发挥独特优势再创新的辉煌
十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关注民生,体察民情,重视民意,为民解困。越是困难时刻,越是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深入人心,体现在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中,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之中。
这十年:推行养老、医疗保险,免除“皇粮国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一项项民生工程、一组组民生数据,无不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这十年:重大事项向社会公示,重大决策公开征求意见,推行“开门立法”,网络问政蓬勃发展„„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凝聚了民心。
这十年:成百上千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疾苦,帮扶群众致富,面对面沟通,心贴心服务,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密切。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沈宝祥指出,密切联系群众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经历战火洗礼,承载光荣梦想,党秉承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一路走来。五大优势不可分割,有机统一,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因素。
站在新起点,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也更加严峻。如何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党提出新的要求。党也面临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发展完善五大优势的历史使命。
高世琦认为,应对这些挑战和考验,要靠我们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理想信念鼓舞人心,用健全组织增强活力,用完善制度统一行动,用联系群众凝聚力量。这些优势的充分发挥,就能够使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任何风浪,抵御任何风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是党对自身面临问题和挑战的清醒判断。”沈宝祥教授指出,“化解‘四大危险’,党的‘五大优势’是强大武器。我们要珍惜这些优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坚持和发挥好这些优势。”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91年来,党的优势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依靠这些优势,我们的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走向成熟,充满生机与活力。
“党靠这些优势起家,靠这些优势成就伟业。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用好这些‘传家宝’,就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巨龙腾飞的梦想。”高世琦说。
党的传家宝范文三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古人云:勤俭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在我国建国初期,有这么一首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我们的干部和群众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
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有一部分人认为勤俭观念已经过时了,以致出现了节约被当成小气、节俭被当成贫穷而为人嘲笑的荒谬现象。更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小小浪费只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难道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真的只是一件无关大局的小事吗?当然不是!
中国人历来有盛情款待宾朋的习俗,各种宴会聚餐更是唯恐菜肴不够丰盛、酒水不够醇美,宴会结束后,很多几乎是原封未动的菜肴被直接倒掉,仅仅这些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就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价值高达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近来,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新华社“舌尖上的浪费”相关报导上做出了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上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民,深知百姓疾苦,终其一生都恶奢尚俭,在他的故乡凤阳,至今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我们的党依靠艰苦奋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勤俭节约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建设国家的根本方针,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传家宝。我们国家的经济越是发展、国力越是强大,我们就越要坚持艰苦创业,越要把勤俭节约的观念牢牢坚守。
那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勤俭节约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每天下班我们是否将所有电器都关闭,每次用完水我们是否将水龙头都拧紧,每次吃饭时我们是否做到了吃多少拿多少,每次离开房间我们又是否做到了人走灯灭呢?这看似再平常、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我们真正放在心上过吗?温曾经说过:“在中国,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就非同寻常,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更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和子孙负责的身体力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点滴中培养这种意识,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将节约这个“传家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