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_蜂毒治疗五迟五软的方法
遗尿,又称“遗溺”,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睡眠中小便经常自遗,醒后方觉,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的一种病证。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蜂毒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以及蜂毒治疗五迟五软的方法,供大家阅读。
蜂毒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
遗尿,又称“遗溺”,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睡眠中小便经常自遗,醒后方觉,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的一种病证。
小便正常的排泄,有赖于膀胱和三焦的气化功能,而三焦之气化,又与肺、脾、肾等脏有关,故遗尿的发生,虽然主要在于膀胱不能约束,但酿成膀胱不约的主要原因是: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膀胱失约;肝经湿热,火热内迫,迫注膀胱而遗尿。
一、辨证
肾阳不足:睡中遗尿,醒后方觉,一夜可发生1..2次或更多,兼见面色咣白,小便清长而频数,甚则肢冷恶寒,脉沉迟无力。
肺脾气虚:多发生于病后或身体虚弱者,睡中遗尿,但频而量少,兼见面色咣白,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质淡,脉缓或沉细。
二、诊断要点
1.入睡后不自觉遗尿,临床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余尿。
2.轻者数夜遗尿一次,重者一夜遗尿多次,甚至午问睡眠时亦有遗尿。
3.常见于3岁以后、10岁以下儿童。偶可见于持续至10多岁少年。
三、治疗
1.肾阳不足
治则:温补肾阳,固摄下元。
处方: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太溪。
方义:关元、气海、中极同属任脉,关元是足三阳与任脉之交会穴,人身元气之所在,可固元益气.气海扶助元气,中极为膀胱经募穴,能固摄膀胱,肾俞、膀胱俞、太溪同用,能增强滋肾益气、培元固涩之效。
2.脾肺气虚 .
治则:补益脾肺之气。
处方:气海、太渊、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足三里补益中气;太渊补益肺气;气海培补下元;三阴交固涩止遗。
四、按语
1.小儿遗尿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脾、肺也有密切关系。临床见证有寒有热,而以虚寒者为多。治疗以调理肾与膀胱气化功能为主要原则。
2.蜂毒疗法对遗尿效果较好,家长应密切配合,晚上少给患儿饮水,定时叫醒让其小便,让其养成自觉起床排尿的习惯。另外治疗时也应积极鼓励患儿消除自卑、怕羞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有泌尿生殖系统或大脑发育不全等器质性病变时应同时进行治疗。
3.白天不宜过度游玩,以免疲劳贪睡。
蜂毒治疗五迟五软的方法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发育障碍,成长不足的疾患。亦称“胎弱”、“胎怯”。临床上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而五软则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证候往往并见。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本证的病因多属于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
一、辨证
五迟的主要症状,除了小儿筋骨软弱、站立不稳、步履艰难、齿长迟缓、头发细黄稀少、语言迟缓以外,常常兼有肝肾不足、气血亏损之象,当细辨之。
肝肾不足:筋骨痿弱,发育迟缓,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期年龄小儿。甚至4~5岁时,尚不能行走。平素活动甚少,神疲少言,喜卧,面色少华,全身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心血不足:智力不全,精神呆滞,少哭不闹,数岁不语,言语不清,肌肤苍白,发稀萎黄,纳差,大便常秘,舌光无苔,脉细。
二、治疗
1.肝肾不足
治则:补肝益肾,强筋壮骨。
处方:肝俞、肾俞、足三里、合谷、百会、太溪、三阴交、太冲。
方义:督脉为阳脉之海,入属于脑,刺百会可升补阳气而健四肢,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可健脾益胃而补益后天,以资生血之源;肝俞、肾俞、太溪可补肝益肾,滋阴以养气血,而壮四肢;合谷、太冲相配可疏通四肢之经脉而行气活血。
2.气血亏虚
治则: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处方:脾俞、章门、足三里、神门。
方义:足太阴脾经之俞穴脾俞与募穴章门相配,健脾益气;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源足而气血生,筋骨肌肉得以濡养;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能养心安神。二、五软
本病的病因有先天因素,父精不足,母血气虚,以致禀赋不足.精气未充,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其濡养而成;亦有由于后天调护不当,哺养失调,或体弱多病,或大病后疏于调养,以致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所致。
三、辨证
脾肾丽亏:头项软弱倾斜,难以抬举,口软唇弛,咬嚼无力,常有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物,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无力,舌淡少苔,脉细。
气血虚弱:肢体软弱,四肢关节松弛无力,可任意翻转,神情:呆滞,智力低下,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开不全,舌常伸出,纳呆,唇舌淡,少苔,脉细弱无力。
治疗
1.脾肾两亏
治则:健脾和胃,补益肝肾。
处方:脾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
方义:取脾俞、肾俞以健脾益肾,先天后天同补;足三里强身健体,补益脾胃;阳陵泉为八会穴之一的筋会,可疏筋强筋,调肝壮骨。
2.气血不足
治则:益气养血。
处方:脾俞、胃俞、章门、中脘、足三里、膈俞、阳陵泉、合谷、曲池。
方义:脾俞、章门为脾经的俞募配穴,胃俞、中脘为胃经的俞募配穴,两组穴共施,加足三里胃经的合穴,健脾和胃,补气补血;膈俞为血会,可养血补血;阳陵泉为筋会,能强筋健骨;与阳明经合谷、曲池穴同用,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
四、按语
五迟、五软含有迟缓和痿软之义。二者均属虚弱之证,往往成为痼疾。病情重者,多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