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加快发展,全州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稳定安宁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产业建设成绩显著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3亿元,比上年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增长20.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亿元,增长10.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1.7亿元,增长22.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3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2元,增长14.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年实施国内合作项目313项、新增112项,实际到位资金193.5亿元、增长13.7%。新签约招商项目33个、协议引资21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大项目6个。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瑞丽北汽、瑞丽银翔摩托项目快速推进,预计20xx年建成投产,两大项目的建成,是我州乃至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其相关配套项目的引入,将催生一批新的企业和产业,带动德宏产业集群化发展。盈江海螺水泥、陇川安琪酵母扩建、芒市30万吨水电铝和后谷2万吨速溶咖啡等大项目加快建设,将为德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114.5亿元,增长6.2%。农民增收“保八争千超万”工程成效初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905元,实现连续八年快速增长。支撑农业发展、惠及广大农村、带动农民增收的粮食、甘蔗、茶叶、咖啡、坚果、柠檬、橡胶、核桃等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34万亩以上,产量76.9万吨,实现十一年连续增长。甘蔗收获面积82.7万亩,实现工业入榨量438.1万吨、产糖55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冬农开发势头强劲,种植面积123.6万亩,实现产值21.3亿元,增长25%。烟草种植业不断壮大,烟叶种植22.8万亩、收购63.8万担,产值7.7亿元、增长19.2%,税收总额实现2.6亿元、增长54.7%。畜牧业快速发展,建成2个千头牛场、3个万头猪场,肉蛋奶总产量12.2万吨,产值23.8亿元、增长10.8%。加快培育庄园经济,后谷咖啡、红瑞柠檬、迪思坚果3个庄园经济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全州农业龙头企业达86家,销售收入达63.2亿元、增长12.2%。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在全省工业经济总体下行、州内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主要工业产品量增价跌的大背景下,我州工业仍实现了较快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85.2亿元、增长8.7%,完成增加值58.5亿元、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4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6.9%。发电量完成116.2亿千瓦时,销售电量47.3亿千瓦时,社会用电量增加40.7亿千瓦时,增长52.3%。非电工业实现新突破,投资额达到32亿元,增长35%。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技术创新、技改项目扎实推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完成任务数的180%。小微企业创业扶持工作有效实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99.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0.1%。严格执行硅冶炼等高耗能企业环保技改和节能降耗措施,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2.2%的任务。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外贸进出口总额53.2亿美元,增长1.1倍。口岸出入境人次、交通工具、货运量均居全省首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商品进出口比重大幅提升,天然气、汽车、电子产品等进出口强劲增长。贸易方式实现新转变,一般贸易首次超过边境贸易,成为我州的主导贸易方式。对外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全州获批对外工程承包项目3个,合同金额1.4亿美元,增长76.7%,获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2个,投资额4493.5万美元。内贸流通稳健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 亿元,增长13%,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5户。生活必需品供应、成品油供给、应急物资储运保障有力,市场物价平稳。客货运输周转量大幅增长。互联网商务与快递业迅猛发展,成为促进地区消费增长的新亮点。旅游产业平稳增长。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897.5万人次,增长13.2%,旅游总收入127.2亿元,增长23.4%。增创国家3A级景区5个,喊沙边寨、边关文化园、龙安温泉、华丰度假酒店等项目成为新的旅游亮点。民航产业快速发展。芒市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大关,跨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客运量达106万人次,增长14.1%,货邮量5669吨,增长27.8%,位列全省支线机场第三。新开通芒市—重庆、上海、杭州3条航线,通航城市达到9个。景成瑞丽航空、德宏南亚通用航空正式运营,是近五年来国家批准运营的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德宏成为我省昆明以外第一家拥有航空公司的州市。金融工作成绩突出。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445亿元,贷款余额329亿元,存贷比为73.8%,创历史新高。融资渠道取得新突破,首次获国家批准发债11亿元。
在产业建设中,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全州取得专利授权7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项,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龙瑞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年内将实现全线通车;瑞陇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将于20xx年建成通车;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正式动工,保瑞段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芒瑞大道建设持续推进;中缅章凤至八莫二级公路勘测设计工作启动。芒市机场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网络不断完善,新改建520公里,新增26个建制村公路实现通畅,建制村通畅率达67.6%。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好路率、管养水平和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州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划定265.3万亩。继续实施“兴地睦边”、中低产田地改造、耕地占补平衡等项目38个,完成投资6.7亿元,新增耕地面积5.4万亩。重点水利工程有力推进,麻栗坝水库概算调整通过省级评审,陇川大型灌区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水利建设规划,芒市清塘河、梁河箐头河水库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完成投资7.1亿元。建成1.2万件“五小水利”工程,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8平方公里,解决6.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一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加快实施,“一水两污”建设力度加大,新建城市污水管网62公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继续实施城镇上山战略,争取到省级支持1.35亿元,启动了一批低丘缓坡试点项目。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瑞丽口岸查验货场功能进一步完善;芒市口岸机场联检查验设施、国际旅检通道改造、芒满通道建设顺利实施;章凤口岸新联检楼建成,口岸升格工作积极推进。
能源通讯建设力度加大。中缅天然气管道德宏支线建设加快推进,帕底天然气调压站建成通气,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稳步实施。新投产水电站3个,新增装机4.2万千瓦,建成220千伏汉弄输变电站、110千伏潞帕双回送电线路、110千伏盏西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电力输送能力进一步增强。4G通信网络、“数字德宏”、广电网络双向改造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三)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开发开放不断深入
总体规划稳步实施。瑞丽试验区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口岸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保障等6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通过国家环保部专家论证。试验区计划统计单列和经济运行分析前期工作完成,进入实施阶段。瑞丽-畹町-姐告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芒市-瑞丽-陇川一体化建设务实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开展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昆-瑞经济带、云南(瑞丽)沿边自贸园区课题研究,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了积极准备。
优惠政策逐步落实。研究制定45个落实省政府支持瑞丽试验区“28条优惠政策”的具体办法及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等优惠政策率先突破,试验区新增入驻企业776户,新办企业减免税收1661万元。财税、土地、投融资、公共服务等政策逐步落实,部分省级审批权限下放试验区。芒市、瑞丽、陇川、盈江工业园区纳入省级园区扶持范围,入园规模以上企业46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5亿元,增长5.9%。
中缅合作深度拓展。与缅甸商务部定期会晤机制运行良好,中缅瑞丽-木姐友好城市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中缅边境文化交流、疫病联防联控、跨境旅游、跨境农业、警务合作等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边境社会事务合作交流不断扩大。驻缅密支那商务代表处挂牌成立,中缅瑞丽—木姐经济合作区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主动走出去,与缅甸民间团体开展活动增多。积极支持华文教育,边境学校、国门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影响力不断增强。
对外宣传效果良好。与国务院参事室共同举办了沿边开发开放研讨会,组织召开了试验区第二次专家咨询会。积极打造“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品牌,与央视等知名媒体加强合作,在省内外开展了一批主题宣传活动。创建了试验区专题网站,开通了官方微信平台,创办了《德宏团结报缅文专刊》、《瑞丽特区报缅文版》、缅甸《金凤凰?美丽云南》德宏专版和中缅商贸信息网。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瑞丽试验区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名称140多项,取消或调整州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114项。“营改增”试点工作有序实施,为企业减少税负1147万元。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企业公示和年度报告制度稳步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州新登记企业户数增长61%,注册资金增长1.89倍。食药监、工商、质监等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完成了公务用车改革普查摸底工作。出台了新一轮州对县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等改革大力推进;教育文化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城区学校小升初、高中招生、联盟办学等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出台了殡葬管理实施办法,殡葬改革启动实施。
沿边金融改革亮点纷呈。扎实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中缅银行机构合作交流定期会晤机制。开展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人民币结算退税、个人本外币特许业务兑换和人民币与缅币兑换等试点,正式挂牌交易缅币汇率,填补了我国缅币挂牌的空白。在全国率先开展非现金跨境支付业务,实现中缅银行间跨境结算,全年完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128.1亿元、增长20%。瑞丽边贸银行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全省首家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瑞丽南屏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基本完成,小额贷款公司、资本管理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和便利化行动深入实施,创新农贷产品,全州林权抵押贷款30亿元,增长36%;惠农支付服务点实现全州乡镇全覆盖,农村信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边境管理改革取得实效。积极开展边境管理改革试点,推进一站式通关、无纸化通关、海关区域一体化等通关新举措,实行一次性报关、一次性报检、一次性放行的关检合作“三个一”新机制,瑞丽、畹町口岸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章凤口岸获批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完善边民跨境婚姻登记备案制。出台外籍劳务人员管理办法,推广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五)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和谐稳定更加巩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民生保障支出90.8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6%。就业和再就业地方财政资金安排增长3.3倍,城镇新增就业454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39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任务全面完成,2.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平均增资198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各增加40元,筹集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380元、410元,农村居民参合率达99%,大病医保和20种重大疾病保障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支付医疗保险费5.7亿元、惠及257.7万人次。低保补助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从每月280元提高到每月322元,农村低保从每年1700元提高到每年1955元;老年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敬老惠老政策进一步落实。保障性住房累计建成1.5万套、在建3.1万套,发放租赁补贴对象0.4万户;实施棚户区改造2160套,农村危房改造14346户。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付各类补贴资金2.3亿元。食品药品监管更加有力,未发生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有效应对盈江地震和芒市特大泥石流灾害,确保了灾区社会安全稳定,生产生活得到切实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规划投入恢复重建资金22.7亿元,动工建设危房修缮加固20800户、完成15000户,拆除重建开工建设4751户。实施1个示范市、7个乡镇、36个示范村、13个特色村寨及2个示范社区等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项目,启动产业专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安居工程等项目,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万余人。州人民政府年初承诺的“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投资7.6亿元的德宏职教园区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投资6亿多元的德宏师专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将于20xx年底建成,为师专升本奠定坚实基础。投资4.2亿元的芒市国际中学、盈江一中莲花山校区基本建成,农村中小学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高,城乡学前教育网络基本建成,小学升初中免试入学工作顺利实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高考上线率94.2%,600分以上考生204人,占考生总数的比例排全省第二。卫生计生工作健康发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州妇幼保健院搬迁新建项目建设启动;民营医疗机构有序发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1%;建立健全应急救助制度,灾区卫生应急工作有序开展,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优生促进工程全面推进,新生儿缺陷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单独两孩”政策与全省同步实施。文体广电事业亮点频现。州、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立,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精品剧目打造取得突破,《舞乐传奇》宣传效应明显,《南侨机工英雄传》完成拍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东盟国际足球公开赛、港澳滇女子排球邀请赛、中缅藤球大赛等赛事活动。竞技体育在全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通过省级验收,高清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地方节目地面数字覆盖工程正式启动,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4.6%、95.1%。州级广播电视节目进入IP电视网络平台,广播电视报刊节目、栏目不断创新,新媒体蓬勃发展,内容和质量明显提高。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扎实开展,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陡坡地生态治理等工作扎实开展,实施3个国家级、8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盈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启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污水收集处理率大幅提升,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66家,监控点位100个,污染源监控面不断扩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得到加强,新建乡镇垃圾焚烧站7个,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1个。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得到有力打击,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反恐工作全面加强,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渗透和破坏活动得到遏制。加大社会普法教育力度,全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信访联合接访中心和视频接访网络建成使用,民意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民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开展,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六)群众观念深入人心,清风正气更加彰显
作风建设成果丰硕。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实施办法,制定出台治理慵懒散慢六条规定及实施细则等50余项制度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扎实开展作风大整治行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娱乐,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以及公职人员吸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开展政务重点专项督查86项,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全州政府性会议和文件数量大幅减少,会议经费下降35.6%。“三公”经费下降43%,其中接待经费减少47.4%。清理规范办公用房161个单位,整改面积1.1万平方米。
惩治腐败力度空前。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纪检监察机关全年受理信访举报451件,立案161件,立案查处170人,问责单位3个、个人130人。加强对重点部门、重大工程、专项资金的审计,提出审计建议676条,公告审计结果93个。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干事的良好氛围。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9件、政协提案11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解决率进一步提高。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妥善解决全州重大、疑难涉法事务,开展土地、招商引资等执法检查,纠正了一批违法违纪问题。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工作得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统计、编制、人防、移民、气象、水文、外事、侨务、对台、档案、保密、供销、政研、史志、残联、工青妇、红十字、老干部、防震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我们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德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省驻德宏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宏改革开放、建设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各界人士、人民团体,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德宏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支撑跨越发展的能力不足,高速公路和铁路尚未建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还很欠缺。二是产业建设特别是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传统产业不大不强、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单一,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还需一个过程,正处在老产业巩固提升、新产业艰难培育的过渡期和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三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落后,资源性产业产品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转型升级压力大。四是发展压力较大,“吃饭财政”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加快发展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务必高度清醒、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效解决问题。
二、20xx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认识宏观环境变化,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新要求。一方面,新挑战层出不穷。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中,复苏缓慢,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影响。从国内看,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凸显,下行压力仍将持续。一方面,新机遇纷至沓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沿边开放将释放更大活力,“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及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等加快实施,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将给德宏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随着公路、铁路、航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将有力助推德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全州各族人民谋发展、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为我们应对挑战、战胜困难提供了强大正能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紧抓机遇,攻坚克难,大干快上,德宏发展就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和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促进新跨越,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推进试验区建设、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壮大产业、着力发展民生事业、着力加强城乡建设,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万元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产业培育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始终把产业培育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产业富民、产业强县(市)、产业兴州理念,千方百计加大产业招商培育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统领,以“保八争千超万”工程为抓手,以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构建大生物产业为重点,全力推进粮油百亿元工程、生态牧业百亿元工程、菜篮子工程、冬季农业开发、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烟草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巩固提升粮食、蔗糖、烟草、茶叶、草果产业,重点发展咖啡、坚果、贡米、柠檬、核桃产业,积极培育辣木、生物种业等新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牧业,积极争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区项目获国家批准。不断壮大庄园经济,继续打造3个省级农业庄园、10个州级农业庄园。深入推进中缅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将德宏打造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生物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增产5000吨以上,甘蔗农业总产量达到460万吨以上,完成生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烟草种植18.9万亩,产量51万担,肉蛋奶总产量13万吨以上,力争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8%以上。
加快发展工业加工业。坚定不移地把做大做强工业加工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实力的重点。深入推进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瑞丽北汽、银翔摩托、榕全水泥、陇川安琪酵母扩建等一批项目年内投产;加快后谷咖啡2万吨生产线、海螺水泥、30万吨水电铝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轻工业;积极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进出口加工业;充分利用中缅油气管道入境第一站的优势,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相关产业。积极推进流域中小水电、电冶产业、木材加工等行业整合,努力壮大提高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和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技改、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努力完成节能降耗和企业升规目标任务,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0%以上。
做活做宽商贸流通产业。坚持内外贸并重,促进内需外需平衡发展。积极创新外贸管理,努力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引进大宗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落户德宏,积极扩大汽车、摩托车、机电产品等大宗商品出口规模。鼓励州内生产企业属地报关出口,争取原油进口业绩及有关税收落地德宏。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快递等新业态。切实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促进全州餐饮业发展,培育壮大民族特色餐饮。切实做好商贸企业纳限工作,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做精做强旅游产业。牢固树立政府主导、社会共管、融合发展的旅游工作理念,突出边境风情、民族文化、绿色生态、养生休闲、特色购物五张旅游名片,着力打造“美丽德宏、养生福地”旅游品牌。重点推进瑞丽江旅游综合开发、水韵大盈江综合项目、姐告旅游免税购物区、畹町旅游小镇、芒市东部旅游片区、德宏国际目瑙文化园、户撒乡村风情等特色优势项目建设。推进旅游营销与航线开发融合发展,策划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推介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全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努力提高旅游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融入滇西旅游精品环线,深度开发推介中缅跨境纵深旅游线路,把德宏打造成为云南新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旅游集散地。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把德宏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潜在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德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全力以赴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攻坚战,力争完成全年213亿元招商目标。创新思路抓招商。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全面推介德宏优势和试验区优惠政策,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资金、以市场换技术,实现借力发展,全力推进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把试验区、工业园区建设成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突出重点抓招商。以产业招商为重点,紧紧围绕进出口加工、机电加工、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旅游文化、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注重质量,招强引优。优化环境抓招商。以优惠宽松的政策、优质高效的服务、法治诚信的形象、安全和谐的环境,吸引投资者,留住投资者。进一步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建成。
(二)继续打牢基础设施,努力解除发展瓶颈
突出交通运输、农田水利、通信等重点领域,大力解除基础设施瓶颈。
继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龙瑞高速、瑞陇高速、芒市机场扩建项目如期建成。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大瑞铁路德宏段建设顺利推进。积极谋划建设腾陇高速、翁冷-盈江隧道及公路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启动芒市客运西站、盈江客运西站、陇川客运东站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建制村公路通畅工程和集中连片扶贫地区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努力推动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争取中缅章凤至八莫二级公路建设早日启动,积极配合推动瑞丽—皎漂公路、铁路项目建设。
着力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抓好在建水库工程,强力推进麻栗坝水库干渠工程建设,新建长地方水库、勐典水库。开工建设一批界河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龙江和弄另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好兴地睦边农田整治和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新增耕地面积0.2万亩。建成一批“五小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解决5.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持续推进数字德宏建设。加快通信铁塔资源整合和建设力度,提升4G网络覆盖和通信质量,力争芒市、瑞丽基本达到智慧城市创建标准。
(三)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按照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定位,突出试验功能,继续在机制体制创新、引领改革开放、拓展金融服务等方面探索新经验,寻求新突破。
推动规划政策落实。用规划引领建设,用政策推动发展。积极推进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和各专项规划报批工作,形成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围绕芒市-瑞丽-陇川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统一规划、深度参与、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28条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省级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细化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完善试验区政策体系。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开发开放新模式、新经验,率先探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瑞丽试验区开发开放机制改革,力争在边境管理、土地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管理、人才管理、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巩固和完善中缅交流与合作机制,争取中缅瑞丽-木姐经济合作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探索边境管理便利措施,出台外籍车辆出入境管理办法。统筹协调试验区“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大企业进入战略,积极培育总部经济。积极实施中缅民生项目,夯实中缅友好民意基础。
深入推进沿边金融创新。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大金融招商,引进更多金融机构落户我州。积极培育支持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加快州县两级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能力。推进保险服务创新,积极探索推出新险种。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推进农村产权要素交易中心建设,提高农村产权要素规模化经营水平。继续实施惠农支付,确保涉农涉小信贷完成“两个不低于”目标。加强小微和民营金融机构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引导民间融资发展和合理规范运行,建设良好金融生态。
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州县三级联动网上审批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继续深化农垦改革,不断解除农垦发展难题。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化解政府债务。稳妥推进殡葬制度改革。
(四)着力改善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加强就学、就医、就业、社保、文化、治安、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今年,州人民政府承诺继续实施“10件惠民实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好改造农村薄弱学校计划和教育信息化工程;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继续解决好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入学问题。加快师专新校区建设,确保年内基本建成。
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基层卫生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科技强医,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认真抓好各项卫生惠民工作。加快实施州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良好医疗法治环境,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稳步推进优生促进工程,落实好人口计生惠民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各险种的衔接和社会保险的跨地区转接,提高城乡参保人员待遇。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提高低保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提高劳动就业率,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200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重点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完成盈江地震和芒市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更加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切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抓好山区工作和扶贫攻坚。山区和贫困地区始终是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始终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切实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抓好山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大力支持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推动政策、项目、人才、资金、科技向山区倾斜,实现全州山坝互补发展、协调发展。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突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相结合,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积极实施整乡推进和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安居工程和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建制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和“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目标。全州贫困人口减少3万人以上。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努力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加快州图书馆建设,推进州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前期工作;实施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做好“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常态化,促进群众体育、民族体育、竞技体育、老年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广播电视设施运行维护,加快推进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建设。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传播平台、传播体系、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水平。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行集中联合接访和州县乡三级视频联合接访,坚持领导干部包案及接访下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创新外籍人员、流动人群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边境维稳、反恐防暴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有效控制毒品和艾滋病蔓延。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抓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边境管理和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林业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低产林改造实施对象和标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巩固好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成果,强化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全力推进国土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做好城市供水规划和水源保护工作,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严格执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环评一票否决制,确保完成省下达环保和节能减排指标。
(五)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高位启动、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全州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强化城乡规划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以“便捷、整洁、安全、舒适、美丽”为目标,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框架后细节”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强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优化城乡建设布局,加强规划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完善城市基础功能。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加大城市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路灯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眼长远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探索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各种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管理。抢抓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通城市断头路、丁字路,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各类专业市场和停车场,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转效率。规范人行道绿化建设,突出人行道通行功能,还路于民。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转变。全面启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一禁二拆三治四提升”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新的私搭乱建,拆除重点范围内的临时建筑、违章建筑,实现透绿、见绿,透景、见景,扩大空间,延伸视觉。突出治脏,加强道路保洁,清除卫生死角的垃圾、残土、杂物;突出治乱,重点整治交通混乱、私拉乱跑、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行为,退摊进店、引摊入市;突出治差,改造重要节点景观,整治重要地段周边环境。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
创新城市建管机制。有效整合管理队伍和职能。把分散在住建、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统一集中到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解决条块分割,责权不明,扯皮推诿和不作为的问题。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把市政建设、清扫保洁、绿化养护、灯饰广告等让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和管理,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经营水平。经营管理好城市土地。切实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供应,确保城市土地保质增值。
着力改善乡村面貌。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规范农村住宅建设,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完善乡村水、电、路、厕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加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注重文化传承,依托现有山水、文化脉络构筑村庄,让人看得到历史,记得住乡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联动发展,积极创建宜居小镇和宜居村庄。全力实施好“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行动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州8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并形成治理长效机制。
(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建设职能科学、依法行政、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厘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等职责,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把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交给市场。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集中财力保发展、保民生。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环节。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提高建议、提案的解决率,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民心工程。完善科学、民主、公开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事项听证、公示、风险评估和专家咨询制度,切实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把惩治和预防腐败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严格遵守德宏州治理慵懒散慢“六条规定”和治理行政不作为“五项纪律”,坚决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制度约束作为政府行使权力、使用钱财的刚性约束,健全完善政府部门廉政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探索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合法性审查和廉洁性评估,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依法追究决策责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公仆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面对时代的选择、人民的期盼,唯有奋勇前行、不负众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团结拼搏,为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继续谱写伟大中国梦德宏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附件 名词注释
保八争千超万:从20xx年起,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800元、力争增加1000元,到超过10000元,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庄园经济:指农户、城市居民、开发商或企业通过承包、租赁或购买适度规模的土地,以自己开发经营或委托代理经营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的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一水两污”:指建制镇及特色小镇供水、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数字德宏:是指以高速宽带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在统一的规范标准环境下,充分利用数字化及其诸多关键技术和手段,对全州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实现多分辨率、多维存储、处理与可视化描述,并提供全州管理、服务与决策的信息支撑体系。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中国、印度、孟加拉、缅甸等四国一定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前提,通过建立完善双边、多边合作规则和基本原则,以边境地区重要城市建立跨境合作平台,合理利用各国资金、技术、资源、人力等互补优势,开展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实现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机制。
昆-瑞经济带:是国家确定的昆明-保山-芒市-瑞丽重要对外开放经济带的简称。20xx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周边国家通道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新亚欧大陆桥、南宁-崇左-凭祥、昆明-保山-芒市-瑞丽、牡丹江-绥芬河等重要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昆-瑞经济带建设内容重点包括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与产业培育发展、与缅甸等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等。德宏州是昆瑞经济带建设的火车头。
云南(瑞丽)沿边自贸园区:在一国或地区的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xx年9月7日,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xx年10月3日,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明确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开放包容精神,贯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经济与人文合作为主线,不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不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和利益共享地带,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国都可以参与进来。建设重点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设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各国和国内各省区的文化、旅游、贸易、金融、交通、基建等6大产业将首先获益。
28条优惠政策: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xx年3月26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云政发〔20xx〕52号),在财税、投融资、产业、土地、公共服务管理、行政和人才等六个方面给予试验区28条74个优惠政策支持,以此把试验区打造成为外商投资洼地、产业发展高地、民营资本聚集地,全力推动德宏跨越式发展。
五免五减半: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云财税〔20xx〕76号)规定,20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入驻试验区的新办企业,除国家禁止和限制的产业外,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40%的部分实行“五免五减半”优惠,即自取得生产经营第一笔收入年度起,前5年免征、后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40%的部分。
“营改增”:指将原来由地税部门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和企业改为由国税部门征收增值税,“营改增”形成的税收按原渠道仍留在地方。
海关区域一体化: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企业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实现“多关如一关”。同时允许报关企业在“一地注册、多地报关”。
关检合作“三个一”:指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依托电子口岸信息系统,通过机制优化、模式创新和执法合作,在企业申报、查验及放行三个环节进行协调简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以减少重复作业,节约企业通关成本,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关检执法效能。
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模式:依托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服务站平台,按照“个人资料收集—证件等资料翻译—照相—体检—活体信息采集—办理健康证—办理居留证—办理就业证—卫生及法律知识宣传培训”的规范化流程为外籍人员集中办理《云南省边境地区境外边民临时居留证》、《瑞丽市境外入境人员临时就业证》和《健康证》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第一个获批的专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旨在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促进人民币周边区域化,提升两省区对外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沿边开放实现新突破。
新常态:20xx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20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粮油百亿元工程: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州内粮油产业效益,加大商品粮进口力度,积极培育粮油龙头企业,到,全州粮油总产量稳定在83.3万吨(其中粮食80万吨、油料3.3万吨),粮油产值突破58亿元;多渠道争取粮食进口配额稳定在120万吨,进口粮食产值突破42亿元,实现德宏粮油产业百亿元目标,形成产业发展、物流顺畅、市场繁荣、信息灵敏、消费放心、调控有力、应急及时的粮食流通新格局。
生态牧业百亿元工程: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思路(抓龙头企业、抓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带动适度规模家庭养殖),到,力争实现畜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其中:畜牧业生产产值50亿元以上、畜产品加工产值44亿元以上、饲料工业产值6亿元以上。
烟草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把烟叶收购量发展到100万担以上;第二步是在烟叶产量发展到100万担后,争取建设烟叶复烤加工厂,实现德宏烟叶就地复烤;第三步是抓住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国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争取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的红云红河集团或红塔集团德宏卷烟厂。
升规:依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称之为规模以下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在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时,应向财税及统计部门申报为规模以上企业,有关部门应将其纳入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管理。
纳限:把符合有关统计标准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目前我国贸易企业的统计标准是: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及以上)、零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及以上)。企业只有达到有关标准后才可以允许纳入统计范围,其经济指标才能汇总到定期反映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范围。
涉农涉小信贷“两个不低于”目标: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商业可持续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该要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涉农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拓宽涉农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
“五通十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建制村通油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信息(电话、宽带)、通清洁能源(沼气),有安全饮用水、有安居房、有卫生厕所、有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地(经济林地、草场、养殖水面)或增收产业、有学前教育、有卫生室、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有体育健身和民族文化活动场地、有办公场所、有农家超市(便利店)和农资放心店。
“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或以上水平,一半以上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州平均或以上水平,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民生保障水平、自我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更加协调、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与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平安云南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等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保护城乡自然生态环境,彰显城乡特色文化风貌,促进城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3年努力使全州城乡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通过5年努力,使全国8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民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
下一页更多关于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p副标题e
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加快发展,全州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稳定安宁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产业建设成绩显著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3亿元,比上年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增长20.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亿元,增长10.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1.7亿元,增长22.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3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2元,增长14.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年实施国内合作项目313项、新增112项,实际到位资金193.5亿元、增长13.7%。新签约招商项目33个、协议引资21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大项目6个。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瑞丽北汽、瑞丽银翔摩托项目快速推进,预计20xx年建成投产,两大项目的建成,是我州乃至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其相关配套项目的引入,将催生一批新的企业和产业,带动德宏产业集群化发展。盈江海螺水泥、陇川安琪酵母扩建、芒市30万吨水电铝和后谷2万吨速溶咖啡等大项目加快建设,将为德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114.5亿元,增长6.2%。农民增收“保八争千超万”工程成效初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905元,实现连续八年快速增长。支撑农业发展、惠及广大农村、带动农民增收的粮食、甘蔗、茶叶、咖啡、坚果、柠檬、橡胶、核桃等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34万亩以上,产量76.9万吨,实现十一年连续增长。甘蔗收获面积82.7万亩,实现工业入榨量438.1万吨、产糖55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冬农开发势头强劲,种植面积123.6万亩,实现产值21.3亿元,增长25%。烟草种植业不断壮大,烟叶种植22.8万亩、收购63.8万担,产值7.7亿元、增长19.2%,税收总额实现2.6亿元、增长54.7%。畜牧业快速发展,建成2个千头牛场、3个万头猪场,肉蛋奶总产量12.2万吨,产值23.8亿元、增长10.8%。加快培育庄园经济,后谷咖啡、红瑞柠檬、迪思坚果3个庄园经济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全州农业龙头企业达86家,销售收入达63.2亿元、增长12.2%。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在全省工业经济总体下行、州内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主要工业产品量增价跌的大背景下,我州工业仍实现了较快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85.2亿元、增长8.7%,完成增加值58.5亿元、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4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6.9%。发电量完成116.2亿千瓦时,销售电量47.3亿千瓦时,社会用电量增加40.7亿千瓦时,增长52.3%。非电工业实现新突破,投资额达到32亿元,增长35%。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技术创新、技改项目扎实推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完成任务数的180%。小微企业创业扶持工作有效实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99.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0.1%。严格执行硅冶炼等高耗能企业环保技改和节能降耗措施,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2.2%的任务。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外贸进出口总额53.2亿美元,增长1.1倍。口岸出入境人次、交通工具、货运量均居全省首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商品进出口比重大幅提升,天然气、汽车、电子产品等进出口强劲增长。贸易方式实现新转变,一般贸易首次超过边境贸易,成为我州的主导贸易方式。对外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全州获批对外工程承包项目3个,合同金额1.4亿美元,增长76.7%,获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2个,投资额4493.5万美元。内贸流通稳健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 亿元,增长13%,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5户。生活必需品供应、成品油供给、应急物资储运保障有力,市场物价平稳。客货运输周转量大幅增长。互联网商务与快递业迅猛发展,成为促进地区消费增长的新亮点。旅游产业平稳增长。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897.5万人次,增长13.2%,旅游总收入127.2亿元,增长23.4%。增创国家3A级景区5个,喊沙边寨、边关文化园、龙安温泉、华丰度假酒店等项目成为新的旅游亮点。民航产业快速发展。芒市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大关,跨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客运量达106万人次,增长14.1%,货邮量5669吨,增长27.8%,位列全省支线机场第三。新开通芒市—重庆、上海、杭州3条航线,通航城市达到9个。景成瑞丽航空、德宏南亚通用航空正式运营,是近五年来国家批准运营的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德宏成为我省昆明以外第一家拥有航空公司的州市。金融工作成绩突出。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445亿元,贷款余额329亿元,存贷比为73.8%,创历史新高。融资渠道取得新突破,首次获国家批准发债11亿元。
在产业建设中,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全州取得专利授权7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项,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龙瑞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年内将实现全线通车;瑞陇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将于20xx年建成通车;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正式动工,保瑞段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芒瑞大道建设持续推进;中缅章凤至八莫二级公路勘测设计工作启动。芒市机场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网络不断完善,新改建520公里,新增26个建制村公路实现通畅,建制村通畅率达67.6%。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好路率、管养水平和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州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划定265.3万亩。继续实施“兴地睦边”、中低产田地改造、耕地占补平衡等项目38个,完成投资6.7亿元,新增耕地面积5.4万亩。重点水利工程有力推进,麻栗坝水库概算调整通过省级评审,陇川大型灌区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水利建设规划,芒市清塘河、梁河箐头河水库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完成投资7.1亿元。建成1.2万件“五小水利”工程,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8平方公里,解决6.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一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加快实施,“一水两污”建设力度加大,新建城市污水管网62公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继续实施城镇上山战略,争取到省级支持1.35亿元,启动了一批低丘缓坡试点项目。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瑞丽口岸查验货场功能进一步完善;芒市口岸机场联检查验设施、国际旅检通道改造、芒满通道建设顺利实施;章凤口岸新联检楼建成,口岸升格工作积极推进。
能源通讯建设力度加大。中缅天然气管道德宏支线建设加快推进,帕底天然气调压站建成通气,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稳步实施。新投产水电站3个,新增装机4.2万千瓦,建成220千伏汉弄输变电站、110千伏潞帕双回送电线路、110千伏盏西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电力输送能力进一步增强。4G通信网络、“数字德宏”、广电网络双向改造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三)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开发开放不断深入
总体规划稳步实施。瑞丽试验区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口岸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保障等6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通过国家环保部专家论证。试验区计划统计单列和经济运行分析前期工作完成,进入实施阶段。瑞丽-畹町-姐告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芒市-瑞丽-陇川一体化建设务实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开展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昆-瑞经济带、云南(瑞丽)沿边自贸园区课题研究,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了积极准备。
优惠政策逐步落实。研究制定45个落实省政府支持瑞丽试验区“28条优惠政策”的具体办法及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等优惠政策率先突破,试验区新增入驻企业776户,新办企业减免税收1661万元。财税、土地、投融资、公共服务等政策逐步落实,部分省级审批权限下放试验区。芒市、瑞丽、陇川、盈江工业园区纳入省级园区扶持范围,入园规模以上企业46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5亿元,增长5.9%。
中缅合作深度拓展。与缅甸商务部定期会晤机制运行良好,中缅瑞丽-木姐友好城市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中缅边境文化交流、疫病联防联控、跨境旅游、跨境农业、警务合作等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边境社会事务合作交流不断扩大。驻缅密支那商务代表处挂牌成立,中缅瑞丽—木姐经济合作区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主动走出去,与缅甸民间团体开展活动增多。积极支持华文教育,边境学校、国门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影响力不断增强。
对外宣传效果良好。与国务院参事室共同举办了沿边开发开放研讨会,组织召开了试验区第二次专家咨询会。积极打造“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品牌,与央视等知名媒体加强合作,在省内外开展了一批主题宣传活动。创建了试验区专题网站,开通了官方微信平台,创办了《德宏团结报缅文专刊》、《瑞丽特区报缅文版》、缅甸《金凤凰?美丽云南》德宏专版和中缅商贸信息网。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瑞丽试验区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名称140多项,取消或调整州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114项。“营改增”试点工作有序实施,为企业减少税负1147万元。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企业公示和年度报告制度稳步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州新登记企业户数增长61%,注册资金增长1.89倍。食药监、工商、质监等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完成了公务用车改革普查摸底工作。出台了新一轮州对县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等改革大力推进;教育文化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城区学校小升初、高中招生、联盟办学等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出台了殡葬管理实施办法,殡葬改革启动实施。
沿边金融改革亮点纷呈。扎实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中缅银行机构合作交流定期会晤机制。开展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人民币结算退税、个人本外币特许业务兑换和人民币与缅币兑换等试点,正式挂牌交易缅币汇率,填补了我国缅币挂牌的空白。在全国率先开展非现金跨境支付业务,实现中缅银行间跨境结算,全年完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128.1亿元、增长20%。瑞丽边贸银行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全省首家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瑞丽南屏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基本完成,小额贷款公司、资本管理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和便利化行动深入实施,创新农贷产品,全州林权抵押贷款30亿元,增长36%;惠农支付服务点实现全州乡镇全覆盖,农村信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边境管理改革取得实效。积极开展边境管理改革试点,推进一站式通关、无纸化通关、海关区域一体化等通关新举措,实行一次性报关、一次性报检、一次性放行的关检合作“三个一”新机制,瑞丽、畹町口岸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章凤口岸获批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完善边民跨境婚姻登记备案制。出台外籍劳务人员管理办法,推广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五)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和谐稳定更加巩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民生保障支出90.8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6%。就业和再就业地方财政资金安排增长3.3倍,城镇新增就业454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39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任务全面完成,2.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平均增资198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各增加40元,筹集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380元、410元,农村居民参合率达99%,大病医保和20种重大疾病保障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支付医疗保险费5.7亿元、惠及257.7万人次。低保补助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从每月280元提高到每月322元,农村低保从每年1700元提高到每年1955元;老年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敬老惠老政策进一步落实。保障性住房累计建成1.5万套、在建3.1万套,发放租赁补贴对象0.4万户;实施棚户区改造2160套,农村危房改造14346户。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付各类补贴资金2.3亿元。食品药品监管更加有力,未发生大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有效应对盈江地震和芒市特大泥石流灾害,确保了灾区社会安全稳定,生产生活得到切实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规划投入恢复重建资金22.7亿元,动工建设危房修缮加固20800户、完成15000户,拆除重建开工建设4751户。实施1个示范市、7个乡镇、36个示范村、13个特色村寨及2个示范社区等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项目,启动产业专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安居工程等项目,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万余人。州人民政府年初承诺的“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投资7.6亿元的德宏职教园区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投资6亿多元的德宏师专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将于20xx年底建成,为师专升本奠定坚实基础。投资4.2亿元的芒市国际中学、盈江一中莲花山校区基本建成,农村中小学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高,城乡学前教育网络基本建成,小学升初中免试入学工作顺利实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高考上线率94.2%,600分以上考生204人,占考生总数的比例排全省第二。卫生计生工作健康发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州妇幼保健院搬迁新建项目建设启动;民营医疗机构有序发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1%;建立健全应急救助制度,灾区卫生应急工作有序开展,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优生促进工程全面推进,新生儿缺陷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单独两孩”政策与全省同步实施。文体广电事业亮点频现。州、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立,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城乡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精品剧目打造取得突破,《舞乐传奇》宣传效应明显,《南侨机工英雄传》完成拍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东盟国际足球公开赛、港澳滇女子排球邀请赛、中缅藤球大赛等赛事活动。竞技体育在全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通过省级验收,高清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地方节目地面数字覆盖工程正式启动,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4.6%、95.1%。州级广播电视节目进入IP电视网络平台,广播电视报刊节目、栏目不断创新,新媒体蓬勃发展,内容和质量明显提高。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扎实开展,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陡坡地生态治理等工作扎实开展,实施3个国家级、8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盈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启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污水收集处理率大幅提升,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66家,监控点位100个,污染源监控面不断扩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得到加强,新建乡镇垃圾焚烧站7个,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1个。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得到有力打击,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反恐工作全面加强,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渗透和破坏活动得到遏制。加大社会普法教育力度,全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信访联合接访中心和视频接访网络建成使用,民意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民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开展,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六)群众观念深入人心,清风正气更加彰显
作风建设成果丰硕。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实施办法,制定出台治理慵懒散慢六条规定及实施细则等50余项制度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扎实开展作风大整治行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娱乐,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以及公职人员吸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开展政务重点专项督查86项,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全州政府性会议和文件数量大幅减少,会议经费下降35.6%。“三公”经费下降43%,其中接待经费减少47.4%。清理规范办公用房161个单位,整改面积1.1万平方米。
惩治腐败力度空前。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纪检监察机关全年受理信访举报451件,立案161件,立案查处170人,问责单位3个、个人130人。加强对重点部门、重大工程、专项资金的审计,提出审计建议676条,公告审计结果93个。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干事的良好氛围。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9件、政协提案11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解决率进一步提高。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妥善解决全州重大、疑难涉法事务,开展土地、招商引资等执法检查,纠正了一批违法违纪问题。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工作得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统计、编制、人防、移民、气象、水文、外事、侨务、对台、档案、保密、供销、政研、史志、残联、工青妇、红十字、老干部、防震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我们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德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省驻德宏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宏改革开放、建设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各界人士、人民团体,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德宏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支撑跨越发展的能力不足,高速公路和铁路尚未建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还很欠缺。二是产业建设特别是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传统产业不大不强、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单一,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还需一个过程,正处在老产业巩固提升、新产业艰难培育的过渡期和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三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落后,资源性产业产品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转型升级压力大。四是发展压力较大,“吃饭财政”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加快发展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务必高度清醒、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效解决问题。
二、20xx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认识宏观环境变化,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新要求。一方面,新挑战层出不穷。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度调整中,复苏缓慢,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影响。从国内看,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凸显,下行压力仍将持续。一方面,新机遇纷至沓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沿边开放将释放更大活力,“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及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等加快实施,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将给德宏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随着公路、铁路、航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将有力助推德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全州各族人民谋发展、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为我们应对挑战、战胜困难提供了强大正能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紧抓机遇,攻坚克难,大干快上,德宏发展就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和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促进新跨越,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推进试验区建设、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壮大产业、着力发展民生事业、着力加强城乡建设,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万元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产业培育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始终把产业培育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产业富民、产业强县(市)、产业兴州理念,千方百计加大产业招商培育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统领,以“保八争千超万”工程为抓手,以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构建大生物产业为重点,全力推进粮油百亿元工程、生态牧业百亿元工程、菜篮子工程、冬季农业开发、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烟草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巩固提升粮食、蔗糖、烟草、茶叶、草果产业,重点发展咖啡、坚果、贡米、柠檬、核桃产业,积极培育辣木、生物种业等新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牧业,积极争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区项目获国家批准。不断壮大庄园经济,继续打造3个省级农业庄园、10个州级农业庄园。深入推进中缅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将德宏打造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生物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增产5000吨以上,甘蔗农业总产量达到460万吨以上,完成生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烟草种植18.9万亩,产量51万担,肉蛋奶总产量13万吨以上,力争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8%以上。
加快发展工业加工业。坚定不移地把做大做强工业加工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实力的重点。深入推进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瑞丽北汽、银翔摩托、榕全水泥、陇川安琪酵母扩建等一批项目年内投产;加快后谷咖啡2万吨生产线、海螺水泥、30万吨水电铝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轻工业;积极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进出口加工业;充分利用中缅油气管道入境第一站的优势,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相关产业。积极推进流域中小水电、电冶产业、木材加工等行业整合,努力壮大提高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和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技改、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努力完成节能降耗和企业升规目标任务,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0%以上。
做活做宽商贸流通产业。坚持内外贸并重,促进内需外需平衡发展。积极创新外贸管理,努力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引进大宗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落户德宏,积极扩大汽车、摩托车、机电产品等大宗商品出口规模。鼓励州内生产企业属地报关出口,争取原油进口业绩及有关税收落地德宏。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快递等新业态。切实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促进全州餐饮业发展,培育壮大民族特色餐饮。切实做好商贸企业纳限工作,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做精做强旅游产业。牢固树立政府主导、社会共管、融合发展的旅游工作理念,突出边境风情、民族文化、绿色生态、养生休闲、特色购物五张旅游名片,着力打造“美丽德宏、养生福地”旅游品牌。重点推进瑞丽江旅游综合开发、水韵大盈江综合项目、姐告旅游免税购物区、畹町旅游小镇、芒市东部旅游片区、德宏国际目瑙文化园、户撒乡村风情等特色优势项目建设。推进旅游营销与航线开发融合发展,策划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推介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全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努力提高旅游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融入滇西旅游精品环线,深度开发推介中缅跨境纵深旅游线路,把德宏打造成为云南新的旅游目的地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旅游集散地。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把德宏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潜在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德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全力以赴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攻坚战,力争完成全年213亿元招商目标。创新思路抓招商。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全面推介德宏优势和试验区优惠政策,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资金、以市场换技术,实现借力发展,全力推进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把试验区、工业园区建设成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突出重点抓招商。以产业招商为重点,紧紧围绕进出口加工、机电加工、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旅游文化、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注重质量,招强引优。优化环境抓招商。以优惠宽松的政策、优质高效的服务、法治诚信的形象、安全和谐的环境,吸引投资者,留住投资者。进一步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建成。
(二)继续打牢基础设施,努力解除发展瓶颈
突出交通运输、农田水利、通信等重点领域,大力解除基础设施瓶颈。
继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龙瑞高速、瑞陇高速、芒市机场扩建项目如期建成。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大瑞铁路德宏段建设顺利推进。积极谋划建设腾陇高速、翁冷-盈江隧道及公路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启动芒市客运西站、盈江客运西站、陇川客运东站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建制村公路通畅工程和集中连片扶贫地区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努力推动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争取中缅章凤至八莫二级公路建设早日启动,积极配合推动瑞丽—皎漂公路、铁路项目建设。
着力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抓好在建水库工程,强力推进麻栗坝水库干渠工程建设,新建长地方水库、勐典水库。开工建设一批界河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龙江和弄另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好兴地睦边农田整治和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新增耕地面积0.2万亩。建成一批“五小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解决5.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持续推进数字德宏建设。加快通信铁塔资源整合和建设力度,提升4G网络覆盖和通信质量,力争芒市、瑞丽基本达到智慧城市创建标准。
(三)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按照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定位,突出试验功能,继续在机制体制创新、引领改革开放、拓展金融服务等方面探索新经验,寻求新突破。
推动规划政策落实。用规划引领建设,用政策推动发展。积极推进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和各专项规划报批工作,形成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围绕芒市-瑞丽-陇川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统一规划、深度参与、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28条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省级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细化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完善试验区政策体系。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开发开放新模式、新经验,率先探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瑞丽试验区开发开放机制改革,力争在边境管理、土地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管理、人才管理、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巩固和完善中缅交流与合作机制,争取中缅瑞丽-木姐经济合作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探索边境管理便利措施,出台外籍车辆出入境管理办法。统筹协调试验区“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大企业进入战略,积极培育总部经济。积极实施中缅民生项目,夯实中缅友好民意基础。
深入推进沿边金融创新。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大金融招商,引进更多金融机构落户我州。积极培育支持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加快州县两级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升级,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能力。推进保险服务创新,积极探索推出新险种。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推进农村产权要素交易中心建设,提高农村产权要素规模化经营水平。继续实施惠农支付,确保涉农涉小信贷完成“两个不低于”目标。加强小微和民营金融机构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引导民间融资发展和合理规范运行,建设良好金融生态。
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州县三级联动网上审批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继续深化农垦改革,不断解除农垦发展难题。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化解政府债务。稳妥推进殡葬制度改革。
(四)着力改善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加强就学、就医、就业、社保、文化、治安、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今年,州人民政府承诺继续实施“10件惠民实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好改造农村薄弱学校计划和教育信息化工程;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继续解决好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入学问题。加快师专新校区建设,确保年内基本建成。
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基层卫生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科技强医,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认真抓好各项卫生惠民工作。加快实施州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良好医疗法治环境,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稳步推进优生促进工程,落实好人口计生惠民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各险种的衔接和社会保险的跨地区转接,提高城乡参保人员待遇。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提高低保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提高劳动就业率,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200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重点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完成盈江地震和芒市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更加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切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抓好山区工作和扶贫攻坚。山区和贫困地区始终是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始终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切实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抓好山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大力支持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推动政策、项目、人才、资金、科技向山区倾斜,实现全州山坝互补发展、协调发展。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突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相结合,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积极实施整乡推进和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安居工程和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建制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和“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目标。全州贫困人口减少3万人以上。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努力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加快州图书馆建设,推进州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前期工作;实施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做好“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常态化,促进群众体育、民族体育、竞技体育、老年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广播电视设施运行维护,加快推进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建设。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传播平台、传播体系、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水平。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行集中联合接访和州县乡三级视频联合接访,坚持领导干部包案及接访下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创新外籍人员、流动人群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边境维稳、反恐防暴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有效控制毒品和艾滋病蔓延。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抓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边境管理和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林业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低产林改造实施对象和标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巩固好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成果,强化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全力推进国土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做好城市供水规划和水源保护工作,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严格执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环评一票否决制,确保完成省下达环保和节能减排指标。
(五)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高位启动、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全州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强化城乡规划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以“便捷、整洁、安全、舒适、美丽”为目标,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框架后细节”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强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优化城乡建设布局,加强规划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完善城市基础功能。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加大城市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路灯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眼长远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探索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各种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管理。抢抓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通城市断头路、丁字路,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各类专业市场和停车场,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转效率。规范人行道绿化建设,突出人行道通行功能,还路于民。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转变。全面启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一禁二拆三治四提升”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新的私搭乱建,拆除重点范围内的临时建筑、违章建筑,实现透绿、见绿,透景、见景,扩大空间,延伸视觉。突出治脏,加强道路保洁,清除卫生死角的垃圾、残土、杂物;突出治乱,重点整治交通混乱、私拉乱跑、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行为,退摊进店、引摊入市;突出治差,改造重要节点景观,整治重要地段周边环境。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
创新城市建管机制。有效整合管理队伍和职能。把分散在住建、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统一集中到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解决条块分割,责权不明,扯皮推诿和不作为的问题。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把市政建设、清扫保洁、绿化养护、灯饰广告等让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和管理,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经营水平。经营管理好城市土地。切实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供应,确保城市土地保质增值。
着力改善乡村面貌。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规范农村住宅建设,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完善乡村水、电、路、厕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加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注重文化传承,依托现有山水、文化脉络构筑村庄,让人看得到历史,记得住乡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联动发展,积极创建宜居小镇和宜居村庄。全力实施好“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行动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州8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并形成治理长效机制。
(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建设职能科学、依法行政、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厘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等职责,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把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交给市场。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集中财力保发展、保民生。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环节。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提高建议、提案的解决率,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民心工程。完善科学、民主、公开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事项听证、公示、风险评估和专家咨询制度,切实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把惩治和预防腐败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严格遵守德宏州治理慵懒散慢“六条规定”和治理行政不作为“五项纪律”,坚决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制度约束作为政府行使权力、使用钱财的刚性约束,健全完善政府部门廉政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探索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合法性审查和廉洁性评估,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依法追究决策责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公仆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面对时代的选择、人民的期盼,唯有奋勇前行、不负众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团结拼搏,为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继续谱写伟大中国梦德宏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精选篇1
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德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
“十二五”时期,是德宏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和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总目标,全面实施生态立州、科教兴州、产业富州、开放强州、和谐稳州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异常艰难的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壮大产业,着力发展民生事业,着力加强城乡建设,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州继续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稳定安宁的良好局面,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经济实力全面跃升的五年
“十二五”末与“十一五”末相比,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10.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4倍,年均增长34.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倍,年均增长 19.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5%,年均增长10.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1倍,年均增长16.1%。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6:34:40调整为25:25:50,结构进一步优化。
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3亿元,增长7.8%。工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2.5 %。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下降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1亿元,增长11.3%。外贸进出口总额49.9亿美元,下降6.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亿元,增长3.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4.5亿元,增长2.3%。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57.6亿元,增长2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0元,增长 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7元,增长10.7%。除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其他指标均完成年初人代会审议通过的预期目标。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的五年
瑞丽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自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瑞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来,坚持突出开发和开放两大主题,围绕通道枢纽、产业基地和交流平台三大功能,倾力打造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字号的金字招牌。成立了试验区工管委,全面履行对试验区建设的统筹、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职能。建立了总体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通过“同城化”改革,理顺了瑞丽、畹町、姐告三地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试验区计划统计单列,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认真落实省政府28条、州政府21条支持政策,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等系列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政策洼地效应日益显现。开发建设扎实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产业培育取得重大成果,西南安全屏障建设同步推进;开放合作纵深开展,交流机制更加完善、国际经贸加快转型升级、人文交流深度拓展,多领域先行先试实现新突破,成为全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火车头。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亮点纷呈。中缅货币兑换中心在瑞丽设立,探索发布中缅货币兑换汇率“瑞丽指数”,缅籍人员账户开立、非现金跨境支付等跨境金融创新成果丰富。民营金融发展成效显著,全省首家混合制资本管理公司在陇川成立,全州共有33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登记公司、2家资本管理公司。富滇银行、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恒丰银行瑞丽小微支行等金融机构先后落户我州。全省首个“境内关外”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区在瑞丽启动。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20xx年末全州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37.1亿元、382.9亿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84.9%、136%。存贷比从55.9%提高到 71.3%,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信贷资产质量指标20xx年居全省最好水平。
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成功举办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研讨会、首届跨喜马拉雅发展论坛、孟中印缅卫生疾控论坛等活动。建立与缅甸商务部、旅游部等部门定期会晤机制。设立驻缅甸曼德勒、密支那、腊戌三个商务代表处,瑞丽与缅甸木姐市、芒市与韩国江陵市分别结成友好城市。设立中缅民生项目基金,启动缅中友谊广场、105码卫生院等一批对缅援助项目前期工作。我州在木姐设立的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办公室成为我国在缅甸设立的首个非政府组织。中缅边境教育合作创新发展,累计培训华文教师1625人次、接纳外籍学生6200人、赠送中文教材138万册。创办多个缅文版报刊及网站,开展了与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媒体记者交流活动。连续3年举办了云南—东盟国际足球公开赛。成功举办首届中缅边境青少年“手拉手?心连心”友好交流活动。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车改革有序推进。完成新一轮州对县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商事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口岸“三个一”和无纸化通关改革成效显著,通关便利化水平全省领先。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三权”分置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农村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和农垦属地化管理改革。“小升初”免试入学、高中招生改革初显成效,妥善解决外籍学生、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改革惠及千家万户。出台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院团改革顺利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20xx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1.7%,年均增长7.2%,农民增收“保八争千超万”工程卓有成效,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高位增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粮食连续12年丰收,继续保持全省唯一粮食净调出州的地位。糖、茶、胶、畜牧、水产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咖啡、坚果、柠檬、油茶、核桃、石斛等生物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突破140万亩,荣获中国“坚果之乡”、“咖啡之乡”荣誉称号。冬农开发做强做优,特色优质烟叶后备战略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实现产值28.1亿元,税收6.1亿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龙头企业达104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95个。各类惠农资金兑付到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全面落实。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xx年全州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末增长70%,年均增长11.2%。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产值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47%。工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北瑞汽车、银翔摩托等制造业项目落户德宏,填补了我省乘用车和摩托车制造业空白。制糖、水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成效明显,安琪酵母、遮放贡米、后谷咖啡、迪思坚果等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商贸流通快速发展。进出口总值高位增长,边境贸易和口岸流量位居全省前列。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60.6亿美元,年均增长34.4%,与“十一五”比,进出口总额增长3.4倍,口岸出入境人员增长1倍,进出口货值增长1.3倍,利用外资增长1.7倍。畹町芒满通道实现临时开放。新建瑞丽、章凤、盈江等一批口岸联检设施,多个口岸成为全国粮食、水果、植物种苗进境指定口岸。贸易结构明显升级,加工贸易、能源产品、通讯器材、交通运输设备成为贸易增长新支柱。新建成一批城乡批发集贸市场,内贸流通服务更加便民高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7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3倍。
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恢复了中缅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建成畹町边关文化园、边寨喊沙、景成地海、龙安温泉、金塔温泉和孔雀湖酒店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完善了旅游标示牌、观景台等旅游基础设施。芒市机场20xx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30万人次,比“十一五”末增长2倍,年均增长24.4%,成为云南第3个跨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的支线机场。五年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39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29.3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1倍、2倍。建成芒市珠宝小镇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瑞丽珠宝翡翠博物馆、南亚红木家具博览中心、盈江翡翠毛料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了珠宝、红木、民族工艺品加工等特色文化产业。
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285项。与30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聘请1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德宏州经济发展顾问,建立14个院士(博士)专家工作站。五年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5项,中国驰名商标2个,云南省著名商标50个,云南名牌产品11个,获得专利523项,培育认定省、州科技型企业88户。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完成招商项目565项,实际到位内资786.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4.5倍,年均增长31.1%。中国石油、北汽集团、海螺集团、银翔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我州。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五年
交通建设突飞猛进。累计完成公路投资169.2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倍。投资107.5亿元的龙瑞高速建成通车,实现德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320国道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成。投资22亿元的瑞陇高速顺利推进。完成芒梁、腾陇二级公路建设。州内2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 100%,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83.7%,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8个、55.4个百分点。畹町芒满—缅甸芒友(105码)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大瑞铁路德宏段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瑞丽景成直升机场建成,瑞丽航空、德宏南亚通用航空正式运营,芒市机场“一关两检”及机场跑道延长改造工程和陇川通用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夯实。五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8.6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倍。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座,续建及新开工水库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34座,盈江大型灌区基本建成,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7万亩,水利化程度达62.7%。陇川麻栗坝大型灌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1平方公里,完成干支渠防渗383公里,建成 “五小水利”工程5.8万件,累计解决32.2万人的农村人口和中小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界河和中小河流治理104公里,以供水、防洪、灌溉、生态保护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防汛抗旱能力显著提高。投入资金19.4亿元,实施 “兴地睦边”、中低产田改造项目93个,新增耕地12.8万亩。投入资金4.3亿元,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33个,建设规模12.79万亩。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20xx年末,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1.7%,比“十一五”末提高7.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7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46%。建成芒市金孔雀大街、瑞丽大道、盈江允燕大道、陇川环城东路、梁河龙窝大道等一批重点市政道路,新增城市道路147公里,新增城镇供排水管道332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0%,污水处理率达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34.1%和29%,成功创建芒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瑞丽省级园林城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出台《德宏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投入资金8.9亿元实施农村农场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建设,7.5万户农村农场居民的住房得到根本改善。实施“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能源通讯快速发展。五年累计完成电力投资50.8亿元,新增水电装机容量69.1万千瓦,新建及改造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 22座,完成第一轮城乡电网改造升级,水电外送能力和供电质量大幅提高。中缅输油气管道建成输气,帕底天然气母站和4座加气站投入使用。累计完成通信设施建设投资15.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光纤,全州城区、行政村4G信号全覆盖,公路沿线信号覆盖率达95%以上。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民生保障取得重大进步的五年
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年均达到14%以上。投资20.4亿元,建成德宏师专、德宏职业学院、盈江民族完全中学新校区。投资 15.7亿元,重建校舍94.5万平方米,完成规划建设任务的129.9%。“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与“十一五”末比,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 36%提高到71.8%、残疾儿童入学率由87.8%提高到9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48.6%提高到70%。初中毛入学率达118.8%,小学入学率达99.8%。高考本科上线率由48.5%提高到64.3%,20xx年首次获取全省文科状元,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省前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州、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各类文化服务站点4448个。基层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开展送戏下乡2657场、各种群众文化活动1650场。创作了《刀安仁》、《烈焰景颇》等一批精品剧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性保护,全州获批保护名录项目193项、代表性传承人 252人。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达5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6%,译制少数民族影视片284部、电视剧1626集。新建州级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1 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个、乡村篮球场619块。举办了德宏州首届运动会等多种体育赛事,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
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五年累计完成卫生基本建设投资6亿元,比“十一五”翻了一番,医疗卫生支出9.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71.6%,建成覆盖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城乡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从15元提高到40元。实现全州范围内免费婚检和“两癌”筛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提高到84.8%、电子建档率达81%。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06.6万人,比“十一五”末增长80.4%,实现了社会保险全覆盖。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年均增长10%以上。筹集救助资金20.5亿元,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8%。医疗救助实现全州“一站式”即时结算,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4亿元。新农合参合人数从88.5万人增加到95万人、参合率达99.1%,筹集标准从人均140元提高到470元,最高支付限额从3万元提高到12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费9332.6万元,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养老床位由“十一五”末的每千人7.3张增加到每千人13.4张,累计发放高龄补助资金3555万元,近1.7万名高龄老人享受高龄保健补助。投资50.7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4.5万套,城镇困难户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开,“挂包帮”、“转走访”活动扎实开展。五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4亿元、整合部门和社会资金13 亿元,实施整乡推进9个、行政村整村推进4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1008个,兴边富民项目265个,以工代赈项目61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567户 20336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总投入8.5亿元的对口帮扶阿昌族项目顺利启动。争取到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54.9亿元,到位24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农村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信心不断增强,实现12.69万人脱贫,贫困人口从“十一五” 末的20.62万人下降到7.9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8.5%。
救灾防灾与恢复重建成绩突出。成功应对盈江地震、芒海泥石流以及全州洪涝、干旱、冰雹等重大自然灾害,累计投入抢险救援资金5亿元、恢复重建资金50 亿元,救助受灾群众157.3万人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9.4万人次,重建民房1.5万户,修复加固民房5.2万户。完成投资2.9亿元,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380个,整体搬迁项目24个。完成投资3164万元,实现全州主要江河水文测报全覆盖。建成38个人工增雨防雹固定作业点。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的五年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反恐打击力度,扎实做好边境维稳和管理工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持续深入开展禁防人民战争,毒品危害和艾滋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我州从艾滋病危害重灾区转变为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试行缅籍边民入境通婚登记备案制,出台《外籍人员务工管理办法》,外籍人员管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得到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率先在全省推行物流寄递业实名制管理。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构建了州、县、乡三级视频接访平台,民意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信访秩序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六五”普法深入推进,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更加紧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市场管理不断强化。高度重视城乡市场监管,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样监测合格率达96% 以上。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五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实施“质量兴州”战略,连续4年开展政府质量奖和德宏名牌评审工作,产品、工程、服务、旅游、环境等质量综合水平不断提升。
环境保护更加有力。严禁高污染项目进入,强化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对全州重点污染项目开展了达标排放专项整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2.6%,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加强重点污染源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加大对全州饮用水源地、大气污染和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创建了11个省级生态乡镇。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人口较少民族建制村 “五通十有”和聚居区“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目标基本实现。启动了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每年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隆重召开了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民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
——过去的五年,是我州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的五年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各族各界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五年共办理建议537件、提案564件,办复率100%,满意率、解决率逐年提高。政府决策程序、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加强。法律顾问、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合法性审查、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文件合法性前置审查等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积极简政放权,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名称140多项,取消或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14项。全面落实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16项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水平,完善五级为民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政务服务更加规范、透明、高效。狠抓决策部署、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督办,政府督查工作成绩突出。
作风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出台治理庸懒散慢六条规定、治理行政不作为五项纪律,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清理吸毒公职人员,严肃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三公”经费大幅下降。
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三项要求”。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专项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建成州警示教育基地,成立德宏州廉政教育培训管理处。抓实“德宏热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严厉惩治腐败,五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715人,问责276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卓有成效。
与此同时,统计、编制、外事、海关、检验检疫、气象、人防、移民、供销、侨务、对台、档案、保密、政研、史志、残联、红十字、新闻出版、工青妇、老体协、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五年,更是辉煌、发展、胜利的五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州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德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省驻德宏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德宏改革开放、建设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各界人士、人民团体,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德宏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一是全州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底子薄、基础差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贫困面大、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二是德宏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尚未建成,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任重道远。三是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小、散、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扭转,支柱产业培育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任务艰巨。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消化长期积累的政府性债务压力巨大。五是禁毒防艾、边境维稳和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六是少数干部缺乏担当精神,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不强,执行力、落实力、创新力不足。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十三五”是德宏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的关键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元GDP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
未来五年,我们将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总目标,发挥沿边开放、民族团结、生态环境三大优势,突出通道枢纽、产业基地、交流平台三大功能,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以推进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自由贸易园区五大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州各县市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德宏的特殊区位优势,突破跨境互联互通瓶颈制约,大胆先行先试,在沿边开放上闯出一条新路。一是全面推进瑞丽试验区建设,认真落实国发〔20xx〕72号文件和试验区总体规划、6个专项规划,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模式、边境管理、人文交流创新。二是推动建设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争取创建沿边自由贸易园区,探索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先行区,把德宏打造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节点。三是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在改善发展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着力推进路网、航空网、水网、能源网、互联网“五网”建设,努力构建支撑德宏跨越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设施体系。一是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建成瑞陇高速、腾陇高速,积极推进大瑞铁路、芒盈高速和出境通道建设,实现通建制村公路全部硬化。加快芒市机场改扩建并升格为口岸机场,建成陇川通用机场,增开国际国内航线。二是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麻栗坝大型灌区、龙江引水等一批重大骨干水利工程,初步建成安全可靠的德宏“水网”。三是构建能源保障体系,新建一批输变电和配电工程,大力提升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中心城镇天然气供应管网建设,建立完善石化能源储备和供应网络。四是构建现代通信网络,实施“光纤进村入户”工程,实现全州4G信号覆盖率达到95%以上。探索建立离岸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基地,建设面向周边的区域性信息枢纽。
(三)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冬季农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生态牧业。二是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巩固提升建材、电力、食品药品加工等产业,做强汽车、摩托车及农用机械、电子产品、农副产品等进出口加工业。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新建一批景区景点,壮大珠宝、红木、民族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互联网+”为抓手,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四)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一是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三是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加强卫生计生工作,支持各类医疗机构协调发展,继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五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增强社保托底功能。六是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缩小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社会和谐。
(五)在脱贫攻坚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以贫困乡、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为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力度,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继续实施兴边富民、易地搬迁、整乡整村推进、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等重点项目,着力改善基础设施,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确保年全州4个贫困县市整体脱贫摘帽,10个贫困乡、9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六)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面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继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到“十三五”末,全州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 以上,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加快城镇道路、供排水、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三是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六到农家”工程,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四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州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五是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扎实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
20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完成“十三五”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但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德宏区位优势突出、优惠政策叠加,随着“一带一路”、辐射中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必须把握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切实增强危机意识、担当意识、进取意识,着力解除发展难题,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十二次、省委经济工作会、州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兴产业、强实力;抓改革、增活力;扩开放、促发展;转方式、增效益;重生态、促和谐;讲团结、促进步,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xx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万元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州人民政府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试验区建设,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全力推进瑞丽试验区建设。继续推进总体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的落实,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落地。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省政府28条政策,用好用活各项支持政策。积极推动中缅签订司法互助和交通运输协定,力争跨境互联互通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开展沿边自由贸易园区前期工作,加快推动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和昆明—保山—芒市—瑞丽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推进瑞丽、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扩区移位。大力开展招大引强工作,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着力打造姐告购物天堂。
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对接。充分发挥财政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作用,推动“助保贷”、“惠企贷”业务运营。设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加快“三农”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范围。积极培育发展和从严监管民间融资机构。加快芒市金融广场项目建设,促进金融资源聚集。继续推动债劵及产业引导基金发行。推进中缅沿边金融合作,实现金融业务无障碍运行。严控区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融资功能,解除建设资金瓶颈。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时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继续深化林权配套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工作,做好全州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实行计生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稳步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出台配套措施,有序推进全州殡葬改革。按照国家和省州的安排部署,抓好其他领域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巩固和完善中缅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中缅交流与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驻外机构的沟通、协调和服务作用,推进双边关系务实发展。不断深化中缅民间交流互动,实施好中缅民生项目。继续办好中缅边交会、中缅胞波狂欢节等会展节庆活动。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解除发展瓶颈
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龙瑞高速附属工程建设,实现瑞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腾陇高速、芒市—芒里二级公路改扩建等项目。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加快大瑞铁路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完成陇川通用机场和芒市机场跑道延长线项目前期工作并实现年内开工。全力推进陇川章凤—缅甸八莫公路建设。
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完成麻栗坝水库干渠、梁河小河头水库和芒市清塘河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梁河箐头河、陇川户岛和盈江长地方水库建设,实施瑞丽江勐养段、芒市大河遮放段等河道治理工程,力争开工建设陇川麻栗坝灌区、梁河弄另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芒市放马桥水库、陇川南麻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力争水质达标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2万件。实施3个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5.7万亩,新增耕地1068 亩。
抓好能源和通信设施建设。推进电力城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一批输变电和配电项目,进一步提高输送能力和供电质量。加大中小水电站流域整合力度,加快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建成芒市、瑞丽天然气管道支线,建设梁河、盈江、陇川城市天然气管网,新建城市燃气管网20公里。积极配合开展中缅原油管道上半年通油有关准备工作。改造和新建1740座通信基站,进一步提升通信网络覆盖率。
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芒市机场“一关两检”和国际旅检通道改扩建项目,争取芒市机场航空口岸建成开放。加快芒满通道联检查验设施、姐告滨江边民出入境通道建设。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继续推进章凤口岸升格工作。
(三)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抓招商,部门领导大力抓招商,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围绕各县市产业定位,以筹办好中国光彩事业?德宏行活动为抓手,创新思路抓招商、突出重点抓招商、优化环境抓招商,明确年度招商重点任务,组建招商工作小组,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确保超额完成230亿元招商目标。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着力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调优产业结构、提高组织化程度、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等方面狠下工夫,实现突破。继续巩固提升粮、糖、茶、胶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推进烟草、咖啡、柠檬、坚果、核桃、油茶、蚕桑等生物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畜禽、渔业、果蔬生产基地建设,丰富和满足城乡市场需求。完成冬农开发面积124万亩、产值21亿元。建设省级8个、州级1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农产品品牌培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平台,不断开拓新市场。
培育壮大加工制造业。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解除难题,进一步抓好蔗糖、水能、电冶、建材等传统工业。着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实现银翔摩托、海螺水泥、蚕茧精深加工、后谷咖啡扩产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北瑞汽车和“两车”配套产业链建设,积极引进农用机械和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入园工作力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增长8%;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5%。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围绕打造中缅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积极探索建设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全面提升中缅跨境旅游。抓好瑞丽江旅游综合开发、德宏目瑙纵歌文化园、畹町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提升“农家乐”、“民族旅游特色村”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旅游集团的龙头作用,加大全州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新建一批旅游景点景区。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抓好旅游厕所、环州公路沿线景观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航线、增加航班,筹办好第四届云南航空旅游市场(德宏)推介会。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依法维护旅游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提高文化创意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珠宝、红木、葫芦丝、阿昌刀、民族织锦等文化产业。
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深化对缅经贸合作,确保对缅贸易长期稳定发展。加强边民互市点建设,完善边民互市贸易发展,促进边境小额贸易向综合性多元化贸易转变,探索发展离岸贸易。引导服务贸易加快发展,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管理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大对粮食、果蔬、橡胶等加工贸易发展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缅油汽管道原油进口和安琪酵母出口就地报关,推进银翔摩托批量生产出口,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互联网+”行动为抓手,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更好利用互联网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重点在金融、农业、商贸、旅游、教育、医疗、跨境电商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州和边境县乡三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依法管理各种中介组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15%以上的中小学校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着力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推动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学校教学及生活条件基本满足需要。完善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确保今年春季学期德宏师专新校区投入使用,积极抓好“专升本”工作。大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能力建设工程,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推进民航学院筹建工作。继续抓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现村级以上学校互联网全覆盖。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推进与华大基因、华南农业大学、创新科技国际联盟等16家科研机构合作协议相关项目落地。加快 “德宏泛亚国际众创空间”建设。注重发挥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新建州级水稻、汽车工业、民族药业等院士(博士)专家工作站,加大对坚果、肉牛、贡米及辣木产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力度。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努力优化公共服务水平。认真实施文化惠民示范村、地方节目地面数字覆盖、广播电视数字高清改造等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乐民基础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好“国门文体形象”工程和“国门书社”项目。加快推进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傣王宫和德宏景颇文化园区建设,扎实开展送戏下乡、文化大篷车等活动。推动芒市、瑞丽、盈江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开展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筹办好云南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
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50%以上,重性精神病在册患者年管理率达到80%以上。加强州、县级中医院及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中医能力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控投入,抓好登革热、疟疾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稳中有降。强化艾滋病监测检测和感染者管理及医疗救治,抓好跨境和流动人员防艾工作。扎实抓好卫生计生惠民工作,落实好两孩政策,促进优生优育。
大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00人。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确保企业合同签订率达到91%以上、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以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各险种制度衔接和社会保险跨地区转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目标。全面加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全面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信息化管理,提升重特大疾病救助水平。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健全儿童福利服务和困难青少年群体救助体系。全面落实残疾人福利保障制度,大力宣传慈善政策,实现社会福利普惠。加快已建成公租房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分配入住工作。
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好脱贫攻坚“六个一批” 工程,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着力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投入资金27亿元,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安置7770户2.9万人,建设安置点112个。继续实施五岔路、勐约、苏典贫困乡整乡推进项目,新启动4个贫困乡整乡推进项目,完成年度行政村、自然村整村推进等项目。投入资金5亿元,加快推进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实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民居保障、综合提升四大工程。确保实现全州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芒市脱贫摘帽。
州人民政府承诺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五)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加快推进5县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建成区控制性详规、集镇总体规划、县城工程专项规划、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详规和 “四规合一”编制等工作。启动瑞丽省级城市规划编制示范试点工作。完成各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建成芒市河东路、瑞丽金泉路、盈江芒旦路和梁河先锋路延长线等一批市政道路,新建芒市金塔大街延长线、陇川环城南路等市政道路。开工建设城镇供水工程10项,污水处理工程9项,垃圾处理工程20项。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停车场、停靠站及公厕。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绿化景观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1747户。做好瑞丽国家园林城市和盈江、陇川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736户。启动芒市弄么村、瑞丽喊沙村、盈江蛮允村、陇川曼东村、梁河九保村等10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推动芒市遮放、瑞丽畹町、陇川户撒、盈江旧城等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厕改厕工程,加快乡镇、村庄生活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确保全州3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着力发展城市产业,提高城市就业容量,加快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外来经商人员就地落户及市民化。加大配套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强化后续保障服务,全力保障“农转城”居民“五项保留”、“五项享有”权益,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平安德宏建设。全面深化禁防人民战争,加强涉毒涉艾特殊群体救治救助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深化反恐维稳责任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严防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加强边境维稳和管理,持续开展边境地区整治,提升边境管控能力。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外籍人员管理服务,加强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务工人员管理清遣工作。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信息化水平,建成3200个覆盖全州重点区域、部位和乡镇的高清视频监控点。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落实领导包案,推动视频接访,规范信访秩序,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普法工作。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强化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消防工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格事故查处。加强应急值守,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准备。提升地震、山洪、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能力,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市场监管。继续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网络交易行为监管,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霸王条款”、传销活动、旅游消费欺诈行为的专项整治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质量强州”战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社会共治,严格许可准入,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推进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强化源头治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保障农产品安全。
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创建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和2个省级生态文明市。加大森林、湿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严守生态红线。淘汰落后产能,关闭转移过剩产能,拒绝“三高”项目进入。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规定。加强对木材加工企业、用炭企业的整顿、整合和管理,严厉打击偷砍盗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强化环境监测,抓好污染减排和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帮助农民解决桔杆清洁处理问题。认真组织好全民植树活动。
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实施好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落实好“两免一补”、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教育基金和民族教育文化优惠政策。开展好民族团结月和各种民族节庆活动,筹备参加国家民委举办的民族自治州成就展。继续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改善优化发展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努力营造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合法性审查、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等制度,降低决策风险,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意见建议,全面接受人民监督,充分体现人民意愿。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健全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任务分解落实机制,严格执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切实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把惩治和预防腐败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中央、省州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加大对庸懒散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查究力度,着力解决为官不为、庸政懒政怠政等问题。严格执行政府廉政建设“三项要求”,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讲规矩,守纪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完成“十三五”和20xx年工作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紧紧依靠全州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看过“德宏州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