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大蜂螨)研究进展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 & Trueman 2000,通称“大蜂螨”)是对世界养蜂业威胁最大的蜜蜂病虫害。2000年重新命名之前,它一直被称为雅氏瓦螨(Varroa jacobsoni Oudemans 1904)。2000年初,澳大利亚安德森(Denis L.Anderson)对采集自亚洲各地东方蜜蜂(蜂螨原始寄主)和世界各地西方蜜蜂的大量大蜂螨样本进行线粒体(mtDNA)测序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原被归入雅氏瓦螨的东方蜜蜂寄生螨,应划分为2个种,一个是新界定的雅氏瓦螨,主要分布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已发现9个基因型;另一个是新定名的狄斯瓦螨,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方蜜蜂和世界各地的西方蜜蜂,已发现11个基因型。为害全世界西方蜜蜂的是狄斯瓦螨的2个基因型,即朝鲜基因型和日本/泰国基因型。其中狄斯瓦螨的朝鲜基因型分布广泛,危害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和新西兰的西方蜜蜂,日本/泰国基因型只分布于日本、泰国和南北美。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我国的大蜂螨属于狄斯瓦螨,没有发现雅氏瓦螨。
狄斯瓦螨(大蜂螨)最初是亚洲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abr.)的寄生虫,广泛分布在亚洲各地的东方蜜蜂群中,就连严寒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东方蜜蜂巢内也有发现(1952年)。在长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大蜂螨已经与寄主形成近似共生的相互适应关系,在东方蜜蜂群中大蜂螨的寄生率很低,一般情况下为害也不明显。
这种螨类真正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它成为意大利蜂(A. mellifera ligustica)等西方蜜蜂的寄生虫以后。20世纪初西方蜜蜂引入亚洲,大蜂螨有机会与意大利蜂等相接触,逐渐转移到意大利蜂体上寄生,1952年前苏联首次报道在其远东地区的西方蜜蜂群中发现大蜂螨的侵染。60~70年代后,由于地理扩散和引种不慎等原因,大蜂螨由亚洲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就连近40年来一直禁止任何蜜蜂进口的新西兰也于2000年发现大蜂螨。如今除澳大利亚、夏威夷和非洲的部分地区还没有发现大蜂螨外,全世界只要有蜜蜂生存的地方就有大蜂螨的存在。
大蜂螨在我国最早的发现时间无确切记载。1957年前后,首先在江浙一带饲养的意大利蜂群里发生危害,1960年后迅速传播蔓延到全国各地,对我国的养蜂业造成极大的威胁。
大蜂螨靠吸食蜜蜂成蜂和幼虫的血淋巴生存,受螨危害的幼虫濒于死亡,羽化的幼蜂体质衰弱、畸形、寿命缩短,整个蜂群失去生产能力,如果不用药物防治,1~2年内就会全群覆没。此外,大蜂螨会作为病原携带者,传播细菌病和病毒病等,加快了蜂群的灭亡。因此对于大蜂螨的研究是蜜蜂病虫害研究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现将近年来我们项目组在大蜂螨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如下。
1 大蜂螨在中蜂群寄生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我国主要中蜂饲养区大螃螨的寄生状况
1.1.1 方法
我们与各省、地、市养蜂管理站合作,对我国20个主要中蜂分布省区野生和人工饲养中蜂群的大蜂螨寄生率及对蜂群危害进行调查,同时确定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中蜂周年消长规律观察。
1.1.2 结果与小结
1.1.2.1 中蜂群中大蜂螨的寄生率很低,雄蜂房内一般不高于5%,成蜂身上不易看到寄生螨。但在云南西双版纳春繁季节,雄蜂房中大蜂螨自然寄生率平均15%,最高达26%;工蜂房平均6%,最高达11%。
1.1.2.2 我国从南到北中蜂群中螨的寄生率呈递减趋势。繁殖季节在广东、福建、云南南部和海南很容易找到大蜂螨,而在江苏无锡、湖北祟阳、安徽歙县和北京的中蜂群中难以寻觅到螨的踪影。这可能与北方的蜂群繁殖季节相对较短而越冬期较长,螨的数量极低有关。但意想不到的是2005年夏季在甘肃省的中蜂群里找到了大蜂螨。
1.1.2.3 在广东发现蜡对蜂群有危害,螨害蜂群幼虫羽化率降低,成蜂死亡率增高,群势下降,整个蜂群濒于灭亡。则阿坝地区也有人发现过大蜂螨对中蜂群造成危害的现象。但我们发现其它地区在大蜂螨寄生率与广东相似的情况下,却未见对蜂群有明显危害。各地危害程度的不同是否与螨的基因型差异有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1.1.2.4 大蜂螨在新法饲养的中蜂群中较难找到,在老式蜂桶或自然野生蜂群中较易发现。2006年我们在四川省阿坝地区的马尔康,就是在旧碉堡砖缝的一群野生中蜂中发现了大蜂螨。
1.2 中蜂大蜂螨周年消长规律的调查
1.2.1方法
福建省永定县自然生态条件良好,有饲养中蜂的传统,是福建省主要中蜂饲养区。我们通过对大蜂螨寄生率以及当地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主要蜜源植物和蜂群群势等因素的调查,初步了解大蜂螨在中蜂群中的种群消长规律。(见图l-2-1)
图1-2-1 大蜂螨周年消长与环境的关系
1.2.2结果与小结
1.2.2.1 从2003~2004年月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看,外界的温湿度对螨的周年消长影响不大。因为螨生活在蜂群中,蜂箱内的小气候是相对恒定的。
1.2.2.2 由于大蜂螨只能在中蜂群的雄蜂房中繁殖,所以蜂群的繁殖规律和雄蜂房的数量直接影响螨种群的消长。当蜂群中出现雄蜂房时,螨数量增长,雄蜂房数最多时,螨达到增殖高峰,种群数量和寄生率也随之达到最高。夏季3个月没有雄蜂房,螨停止繁殖,种群数量下降,蜂群中就难以见到螨。当秋季蜜源开花,蜂群中出现部分雄蜂房时,螨的数量增殖和寄生率又有所上升。
1.2.2.3 螨的消长也和群势有关,春季是繁殖季节,群势增长比较快,群中雄蜂房多,这时螨的寄生率就比较高(图1-2-1)。
1.3 埋葬现象的发现
据研究报道,当东方蜜蜂发现封盖房中有螨寄生时。它们的第一反应是打开巢房,然后检查幼虫,如果螨离开打开的巢房,蜜蜂就会将巢房再封上;如果螨停留在幼虫房里,蜜蜂便移走幼虫。1998 Ra2h报道蜜蜂对幼虫房的螨,除了开盖并移走之外,还有第二个策略“埋葬”。前者清理了蜂群中的寄生虫,后者在巢房中封闭并“埋葬”寄生虫。东方蜜蜂对于仅有1只螨侵入的雄蜂房多采用清理的方式,而对于一个巢房中有2个或更多的螨侵入时,多采用“埋葬”的方式。有人发现在一个死亡的雄蜂蛹房里可以有10~28个死亡的螨。虽然多个蜡侵染的巢房可以促进螨的遗传多样性,增加杂交机会,但增加了被埋葬的风险。“埋葬”行为可能是螨在中蜂群中发展受到限制的一个主要因素。
2006年8月我们在四川省宝兴县调查采样时,在一个老式蜂桶里看到了这个现象。一个雄蜂房中除有一只死亡的雄蜂蛹外,一般有8~10只死亡并且已经干瘪的雌螨。2002年4月在云南西双版纳观察到,在燃害较严重的蜂群中,有27%的雄蜂子由于多达10个以上母螨和子代雌成螨的寄生,在出房前就残翅死亡,封盖房中的螨也同归于尽。中蜂用这种方式,埋葬了大量有繁殖能力的雌螨,从而使螨的寄生率在中蜂群中增长缓慢。
2 大蜂螨在不同寄主间的繁殖特性差异研究
繁殖力是大蜂螨种群增长的关键。以往认为,大蜂螨在意蜂群中不但能在雄蜂房繁殖,而且可以在工蜂房繁殖,而在原始寄主东方蜜蜂群中只能在雄蜂房中繁殖,在工蜂房中不育。但已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寄生在意蜂群和东方蜜蜂群中的大蜂螨本身就是有差异的。鉴于此,我们对不同寄主蜂种来源的大蜂螨在不同种蜜蜂的幼虫房里的繁殖能力分别进行比较观察,从而重新认识大蜂螨的繁殖特性,为研究蜡的遗传学差异提供了佐证。
2.1 方法
我们分别将来自意蜂的螨移接到意蜂和中蜂的雄蜂房和工蜂房里,将来自中蜂的螨移接到意蜂和中蜂的雄蜂房和工蜂房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比较它们的繁殖差异。由于中蜂螨数量太少,所以中蜂螨在中蜂群的繁殖情况,在云南西双版纳用蜂群调查的方式来完成。在调查过程中,获得的中蜂螨,移接到意蜂的雄蜂和工蜂房里完成试验的后半部分。
2.2 结果
2.2.1 意蜂大蜂螨移接意蜂和中蜂幼虫房的繁殖状况
对来自意蜂群大蜂螨移接意蜂和中蜂幼虫房的繁殖状况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螨在这四种巢房中都能正常繁殖,值得注意的是螨在中蜂雄蜂房中产生后代的平均数,显著高于螨在其它三种巢房产生后代的平均数。
2.2.2 中蜂大蜂螨移接意蜂和中蜂幼虫房的繁殖状况
结果显示:中蜂的螨只能在中蜂的雄蜂房里繁殖,(自然)繁殖率为92.5%,中蜂螨也会进入中蜂工蜂房,但100%不繁殖。将中蜂的螨接入意蜂幼虫房,螨在意蜂的雄蜂房和工蜂房中都不能繁殖。
2.3 小结
2.3.1 来自意蜂群的大蜂螨在意蜂和中蜂群的雄蜂房和工蜂房里都能繁殖,同时螨在中蜂的雄蜂房中产生后代的平均数显著高于其在中蜂工蜂房、意蜂雄蜂房和意蜂工蜂房产生后代的平均数,即螨在其原始寄主的雄蜂房里繁殖力最强。说明在4种类型的巢房都存在时,它还是对原始寄主的雄蜂房最适应,这是大蜂螨和蜜蜂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2.3.2 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般笼统地认为,大蜂螨在意蜂群中不但能在雄蜂房繁殖,而且可以在工蜂房繁殖,而在原始寄主东方蜜蜂群中只能在雄蜂房繁殖,没有提及大蜂螨的来源,我们将来自云南西双版纳中蜂的螨接种蜂群观察,所得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报道相比有新的进展。我们发现:在人工感染条件下来自中蜂的大蜂螨只能在中蜂雄蜂房里繁殖,在中蜂的工蜂房和意蜂的雄蜂和工蜂房里都不能繁殖。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来自意蜂的螨和来自中蜂的螨,它们的繁殖特性差异很大。这个有关大蜂螨繁殖生物学研究的新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大蜂螨的认识,表明了寄生于东方蜜蜂群(云南西双版纳)的螨和寄生于意蜂群的螨不是一个种类,它们是在遗传学上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类群。
2.3.3 在中蜂群中螨的种群数量增长很慢,为害水平较低,其原因除了中蜂强大的清理行为外,螨本身只能在雄蜂房中繁殖的局限性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总之,大蜂螨在蜂群中繁殖能力的强弱是大蜂螨与蜜蜂共同作用的结果。
2.3.4 既然意蜂的螨可以在中蜂的的幼虫房里繁殖,可是为什么在自然侵染的情况下,即使东方蜜蜂群和意蜂群距离很近,偶尔在东方蜜蜂群里也能发现意蜂螨,但是尚未见到意蜂蜡在东方蜜蜂群繁殖的报道?这可能与中蜂对附着于蜂体和潜入幼虫房的意蜂螨具有强大的清扫能力有关,对此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蜜蜂对大蜂螨侵染的抵御反应研究
3.1 蜜蜂巢房大小对大蜂螨繁殖行为的影响
由于大蜂螨只能在封盖幼虫房里繁殖,影响螨在幼虫房中繁殖能力的因子,直接关系螨在蜂群中的增长速度和螨的为害力,因此,倍受人们关注。
3.1.1 方法 我们在研究中意外地发现,秋季蜂王在雄蜂房中产工蜂卵。雄蜂的巢房明显大于工蜂的巢房,在存在的工蜂幼虫日龄相同时情况下,两种巢房内的实际空间是有差别的。我们趁机在这样的巢房中人工接人大蜂螨,比较了大蜂螨侵入后,在有工蜂幼虫的工蜂房和有工蜂幼虫的雄蜂房内繁殖的差异。以期进一步认识巢房大小与螨繁殖力的关系。
3.1.2 结果与小结 大蜂螨在小空间的工蜂巢房中的繁殖百分率以及每只雌螨平均产出后代数,都极显著高于空间较大的雄蜂巢房。
在养蜂生产中,如果用内部空间较大的新巢房培育蜜蜂的幼虫,育出的成蜂个体相对较大;而用旧巢房繁蜂,因茧衣较厚空间较小,培育出的成蜂也小。个体较大的蜜蜂在生产能力和抗病性等方面都比个体小的蜜蜂具有优势。所以在巴西以及其他国家,蜂农常利用较大房子L的巢础来诱导产生大的巢房,从而培育出个体较大的蜜蜂,以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螨在较小的巢房里繁殖力强,在较大的巢房里繁殖力低。所以使用新脾或用较大的巢房繁殖蜜蜂,不仅可以获得个体较大的蜜蜂,利于生产,而且可以降低螨的繁殖力,使蜂群的抗螨性能增强,对养蜂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3.2 蜜蜂个体对大蜂螨的自身免疫能力一受螨害蜜蜂血淋巴蛋白含量及组分的改变
蜜蜂对于大蜂蜡的侵害除了群体的反应之外,个体是否有所反应呢?我们通过分析受螨害蜜蜂的血淋巴蛋白总量和组分,了解蜜蜂对大蜂螨侵害的免疫防御机能,从而丰富我们对于寄主与寄生虫相互斗争机制的认识。
3.2.1 方法 分别从购自安徽黄山地区大蜂螨严重侵染的意蜂群和本所饲养健康意蜂群中采取幼年工蜂的血淋巴,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法测定血淋巴总蛋白含量;用高压超薄层等电点聚焦法对血淋巴蛋白进行分类。
3.2.2 结果与小结 意蜂个体对于大蜂螨的侵染能够产生一定的防御能力,主要表现之一是血淋巴蛋白总量增高和血淋巴蛋白组分改变。
3.3 蜜蜂幼虫血淋巴氢墓酸及各种元素含量对大蜂螨寄生影响的初探
蜜蜂的血淋巴是蜜蜂机体的内环境,血淋巴中含有蜜蜂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具有复杂的组分及特性,担负着多种生理功能。而大蜂螨是靠吸食蜜蜂的血淋巴生存的。试验证实:大蜂螨体内缺乏很多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对蜡而言,简便的办法是直接利用寄主的营养物质。比如,螨繁殖时直接利用意蜂的血淋巴蛋白,使卵子迅速发育,从而增加繁殖的有效性。另外蜡是卵胎生的生物,若螨出壳时需要蜜蜂血淋巴中的某些成分来转化成一种外激素。因此推测,蜜蜂血淋巴中某些物质的存在、缺失和含量,与大蜂螨的寄生有直接的关系。
有关蜜蜂血淋巴成分与蜜蜂某些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如梁勤教授(2002)检测了中、意蜂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以探讨中、意蜂对蜜蜂白垩病抗性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中蜂幼虫和意蜂幼虫血淋巴在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上差异极显著,并进一步证明这些差异与中蜂对白垩病的抗性有关。蜜蜂幼虫血淋巴是大蜂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喉一营养来源。有趣的是大蜂螨在中蜂的工蜂房中不育。有关这种不育的假说有多种,但是这种不育与蜜蜂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是否有关的报道还未见到。因此我们比较了中、意蜂封盖幼虫血淋巴中多种游离氨基酸、矿物质的含量,对蜜蜂幼虫血淋巴中营养物质含量与大蜂螨在中蜂工蜂房中不育的关系进行探讨性研究,以期为中蜂抗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3.3.1方法 蜜蜂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测定:采用磺基水扬酸法(日立835-5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蜜蜂幼虫血淋巴矿物质含量测定: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等离子体质谱法。
3.3.2结果与小结
3.3.2.1 四种蜜蜂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结果
表3-3-1显示:大蜂螨不能在其上繁殖的中华蜜蜂工蜂幼虫的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种幼虫,不但表现在单一氨基酸含量的增高,而且是昆虫体内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普遍明显增高。也许正是这种增高影响大蜂螨的正常繁殖,或者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过高影响大蜂螨的嗜口性。这个有趣的结果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后解释。
3.3.2.2四种蜜蜂幼虫血淋巴矿物质含量测定结果
表3-3-2显示:中蜂雄蜂幼虫的铜和锌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种幼虫。有研究证明铜和锌与动物的生殖有关,动物体内铜、锌元素低下,会引起生殖机能下降。杨冠煌教授2002年曾比较了意蜂和中蜂蛹期血淋巴中的5种元素的含量,,发现意蜂蛹的铜含量是中蜂蛹的2倍以上,他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和大蜂螨喜欢在意蜂蛹房中繁殖,及中蜂工蜂房中蜡卵滞育有关。我们的测定结果与杨教授的结果有相似之处,即大蜂螨喜欢在含铜和锌高的幼虫房中繁殖。可以推论,铜和锌是大蜂螨繁殖所必需的元素。由于昆虫学科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要证实这些现象需要今后更深入的工作。
4 我国蜜蜂瓦螨的分类地位和自然种系(基因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4.1 方法
蜜蜂瓦螨的分类研究对深层次地揭示其寄生、为害、发生流行规律和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采集自我国主要蜜蜂饲养区18个省市的意大利蜜蜂群和20个省市的中华蜜蜂群的大蜂螨样本,进行了mtDNA CO-I基因片段测序和DNA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鉴定。
4.2 结果与小结(见表4—1):
4.2.1 中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意蜂群寄生的都是狄斯瓦螨的朝鲜基因型。
4.2.2 在广西宁明县意蜂群中发现狄斯瓦螨的中国基因型,与广东中蜂群的大蜂螨的基因型相同。很可能系偶尔侵入暂时栖身于意蜂群中的中蜂螨。
4.2.3不同地区中蜂群中的大蜂螨分别属于狄斯瓦螨的不同基因型。
4.2.3.1 云南西双版纳的中蜂蜡属于狄斯瓦螨的越南基因型;
4.2.3:2 广东中蜂螨均属于狄斯瓦螨的中国基因型;
4.2.3.3 贵州锦屏中蜂螨属狄斯瓦蜡的中国基因型;
4.2.3.4 云南大姚县的中蜂瓦螨样品是在中国发现的一种新的基因型——中国2基因型;
4.2.3.5 福建永定县、浙江、江西南昌、湖南平江的中蜂螨属于狄斯瓦螨的朝鲜基因型;
4.2.3.6 DNA测序显示:广西宁明、甘肃临潭的中蜂群寄生的狄斯瓦螨可能属于新的基因型;
4.2.3.7 海南三亚、四川宝兴和马尔康的中蜂螨测序结果正在分析中。
4.2.4 先后对安徽歙县、湖北崇阳、江苏无锡、北京房山的中蜂场进行调查采集,均未能获得大蜂螨样本。
4.2.5 狄斯瓦螨各基因型之间遗传生殖是隔离的。
4.2.6 我国无论中蜂和意蜂群中寄生的都是狄斯瓦螨,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未发现雅氏瓦螨的存在。
经过近6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初步搞清我国大蜂蜡的分类地位,并对其自然种系的分布有了一个初步了解。虽然目前尚难以获得我国中部和北部所有地区中蜂螨的样本进行全盘测定,但从已有的结果看,与我国东方蜜蜂资源多样性相对应,中国东方蜜蜂寄生瓦螨的基因型也呈现中国特有的多态性。同时,测定结果确定了浙江、江西等地的中蜂瓦螨为狄斯瓦螨的朝鲜基因型,而我国正是于1957年前后在养蜂发达的江浙地区,即中蜂与意蜂频繁接触的省份和时期,首先在意大利蜂群中发现狄斯瓦螨朝鲜基因型的为害,这为我国意大利蜂蜡害的根源是来自上述地区中华蜜蜂狄斯瓦螨的寄主转移,并随之大范围的地理扩散所致的理论提供了可靠有力的证据。
此项狄斯瓦螨分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与国际蜂螨研究前沿接轨,并有可喜的创新。这将为进一步阐明瓦螨与蜜蜂之间的生物地理学关系和人为造成的生态分布,以及蜜蜂大蜂螨的防治和中蜂抗蜡机制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5 常用杀螨剂的毒性研究
目前我国蜂群中应用最广泛的杀螨剂是双甲脒和商品名为马扑立克的氟胺氰菊酪。这两种药物的杀螨效果比较确实,但对蜜蜂的毒性如何众说不一。上世纪80~90年代初国内外曾有一些关于氟胺氰菊酯的毒性测定文章,但由于评价标准不一致,结果差异很大,难以说明问题。因此,我们对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酪在蜂群中的毒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这对于蜂群中杀螨剂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5.1 方法
5.1.1 根据资料提供的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毒性的文献值(见表5-2-1),通过大量的室内的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数据应用曲线概率法求得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的毒力回归方程和LC50(见表5-2-2)。
5.1.2 根据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的毒力,确定蜂群慢性毒性测定的给药剂量和试验天数。
5.1.3 试验蜂群为意大利蜂群,蜂王全部来自同一个母亲王,蜂群试验持续21天。
5.1.4 测定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对蜜蜂繁殖力、幼虫发育、发育历期、卵千粒重和幼虫的个体大小等影响,测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
5.2 杀螨剂对蜜蜂的毒力测定(LC50)结果
5.3 小结
5.3.1 本试验采用摄入法,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对蜜蜂毒力(LC50)的测定结果与文献的记载一致(见表5-2-1、表5-2-2),属于低毒兽药。
5.3.2 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对蜜蜂繁殖力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杀螨剂对蜜蜂的产卵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双甲脒,5个试验组中有4个在21天试验过程中几乎没产卵,同时双甲脒对于卵的孵化率也有显著影响。
5.3.3 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对蜜蜂发育历期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杀螨剂对蜜蜂的发育历期没有明显的影响。
5.3.4 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对卵千粒重和幼虫个体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双甲脒组蜜蜂卵的重量和幼虫体长都显著小于对照组;氟胺氰菊酪组的幼虫体重和体宽显著小于对照组。
因此双甲脒和氟胺氰菊酯作为杀螨剂用于蜜蜂螨害防治,对于蜜蜂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对蜜蜂的繁殖具有明显影响。其中双甲脒的毒性大于氟胺氰菊酯。因此建议蜂农使用这两种杀螨剂治螨时,在使用时间、剂量上应该加以注意。治螨应在繁殖期和生产期之前或过后,否则不但会造成蜂产品污染,还会使蜂群群势下降,影响生产。
引自《中国蜂业》2007(2、3)
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