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情况
白垩病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亚洲及新西兰。我国于1990年发生,1991年首次报道,已列为蜜蜂进口的检疫对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我长三角仅发生西方蜜蜂,危害严重。2007年02月25日句容市茅山镇春城吕城村孙建平养蜂户发生大规模蜜蜂因白垩病死亡事件已引起多方领导的重视。
二、病 原
1913年德国massen首次将病原名称命名为黑囊霉(Pericystis apis) 。Maurizio(1934,1935)发现了两种形态不同的蜜蜂黑囊菌。这两种真菌不能杂交。一种为引起白垩病的变种,孢囊较小;另一种不引起白垩病,有较大的孢囊及菌柄。Prokschl(1953)将具有小孢囊的菌定名为Pericystis apis var.minor,而且具大孢囊的菌命名为(Pericystis apis var.ma-jor)。后Olive和Spitoir对此具菌重新分类,确定了新属和新科,即球囊霉属Ascosphaera,与球囊霉科Ascosphaeraceae。蜂房中还存在着一种与蜜蜂球囊霉十分相似的真菌(bettsia alvei),但它的孢囊直径只有30um,并且它的球形孢子不聚集成孢子球,只在蜂巢中储存的花粉中有限生长。 培养特性:在含有酵母膏(1000ml加4g)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麦芽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三、白垩病的流行规律 发病的季节性较明显,一般为春季及初夏,气候多雨潮湿,温度不稳,变化频繁,蜂群又处于繁殖期,子圈大,边缘或脾边缘受冷机会多,发病率高。蜂箱通气不良,或储蜜的含水量过高(22%以上)。都促进了病害的发展。
四、诊 断 1、通过典型的症状诊断。
2、取回干虫尸,刮取体表黑色物,置载玻片上做水浸片,显微镜400倍观察,根据真菌孢囊及孢子球,孢子的形态确定病原菌。
五、防治方法 1、用干净的蜂箱、巢脾换出病群的箱、重病脾、用福尔马林(甲醛)加高锰酸钾置继箱密闭熏蒸消毒;严重者考虑烧毁。
2、病群用0.5%的高锰酸钾喷雾做成蜂体表消毒,喷至成蜂体表雾湿状为止(晴好天气时操作),每天一次,连续3天。
3、用山梨酸和丙酸钠掺入花粉中饲喂病群,连续7天,用二性霉素B掺入花粉中饲喂病群(2g/60框蜂),连续7天;用左旋咪唑6片加制霉菌素2片碾粉掺入花粉饲喂病群,(治疗20框蜂),连续七天,用甲苯咪唑2片碾粉掺入花粉饲喂病群(治20框蜂),连续七天;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不伤蜂。
4、蜂群注意通风降湿,以含水量22%以下的蜂蜜作饲料,并注意及早控制其他病害,春季做好保温,使蜂箱内维持对蜜蜂发育有利的温度。
蜜蜂白垩病的防治
|OK蜜蜂网
上一篇:防治小蜂螨的特效药
下一篇:中蜂“烂子病”的发生机理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