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蜜蜂( A. mellifera L.)产浆适龄幼虫及取浆时间的研究
摘要 本文对西方蜜蜂采用1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取浆浆量进 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 2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80.67%)极显著高于1日 龄的(49.33%);② 1和2日龄幼虫产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峰分别在各自移虫后第84 小时和第72小时,浆量较高时段分别在移虫后第78-90小时和第66-78小时。 两日龄幼 虫产浆最高浆量之间及浆量较高时段的浆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的比 1 日龄幼虫的提前12小时达到台平均产浆量高峰和浆量较高时段。③ 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 其总产浆量可比采用1日龄的增加56%。通过本试验我们认为:西方蜜蜂产浆采用2日龄 幼虫,并在移虫后第66-78小时内取浆最适。
关键词:西方蜜蜂、工蜂幼虫、王台、移虫、产浆量
蜂王浆是养蜂生产的重要产品之一。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浆生产中, 传统上采用1日龄(18-24小时龄)的工蜂幼虫移虫,并在移虫后第48-68 小时取浆( 龚一飞,1981)。但近年来随着蜂王浆生产的发展,许多蜂学工作者对王浆生产采用的 工蜂幼虫大小和取浆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他们有的认为采用2 日龄的 幼虫可提高产浆王台接受率和缩短产浆周期,从而提高王浆的总产量(马德风等,1990; 王强,1990);有的则认为采用12-48小时龄的幼虫其王台接受率无显著差异,且在同 等条件下,同样长的时期内不同时间取浆其总产浆量差异不显著(沈基楷,1991;陈世 壁等,1992);看法不一。究竟采用1日龄工蜂幼虫产浆好?还是采用2日龄的好?至今尚无定论。
蜂王浆生产采用适龄工蜂幼虫和适时取浆是夺取蜂王浆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笔者 在对中华蜜蜂( A. c. cerana )产浆适龄工蜂幼虫和产浆时间的研究中发现,采用 2 日龄幼虫(30-36小时龄)产浆可显著提高王台接受率,缩短取浆周期,从而使王浆的 总产量提高1.5倍(方文富,1994)。如若西方蜜蜂产浆也有类似情况, 那么改变传统 采用1日龄幼虫的作法,采用较大日龄的工蜂幼虫并适时取浆将大大提高蜂王浆的产量。 为给西方蜜蜂产浆制定采用适龄幼虫和适时取浆的时间这一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 文通过对意大利蜜蜂产浆采用不同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王台中王浆量 的探讨来研究确定西方蜜蜂的适龄产浆幼虫和取浆时间。
1.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5年5-6月间在福州西郊进行。试验意大利蜜蜂 8群,采用继箱饲养,其 中4 群为试验群,用于产浆试验;另4群为辅助群,用于提供产浆用工蜂幼虫和提供试验 群提取王台后的补充王台。试验期间蜜粉源以龙眼(Dimocarpuslongan Lour.)与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为主。
试验用产浆工蜂幼虫, 1日龄的为18-24小时龄幼虫; 2日龄的为30-36小时龄幼虫。 幼虫由2个辅助群提供。方法是:用框式隔王板在底箱内隔出一个1框区作产卵区, 并在 移虫前5天午夜12时在其中插入一个经工蜂清理过的空工蜂脾,供蜂王产卵;在次日上午6 时取出已产卵的工蜂脾,置于同群无王区哺育,以提供2日龄产浆幼虫。第二天中午12时, 如法在产卵区插入空脾,并在当日下午6时提出置于无王区哺育,以提供1日龄产浆幼虫。
移虫在中午12时采用杜利特尔(Doolittle)单式移虫法进行。 产浆试验在试验群 继箱内进行,每箱1个产浆框,每个产浆框4条台基条,每条台基条25只台基。 各台基条上 采用1日龄和2日龄幼虫的王台各半,并以台基条为单位上下交错排列。辅助群每群1个产 浆框,以1日龄幼虫培育产浆王台100个,供试验群提取试验样本后补台。
样本分 5月24-28日、6月2-6日、6月9-13日三批提取。每批自移虫后第48小时 起,每隔6小时取样一次,直至王台封盖。取样时,每群采用1和2日龄幼虫的王台各分别取 相同数量(2、3或4个) 。三批混合样本两个日龄不同时间取得的样本各分别为30个。 取样时,每群均在同一产浆框的相应位置提取,取样后立即采用辅助群的王台如数原位补 给,并做好标记以免误取其为样本。取出的王台样本立即镊除蜂王幼虫,用电光分析天平 称量个王台的浆量并作好记录。 采用1和2两个日龄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分别通过其总移虫王台数和接受的王台数 进行百分率计算。
1.2 结果
1.2.1 采用1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的比较
采用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其王台接受率为80.67%,采用1 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 率为49.33%(表1)。两种不同日龄幼虫的王台接受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采用 2日龄幼虫产浆其王台接受率极显著高于采用1日龄幼虫的( P < 0.01 )。
1.2.2 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比较
1.2.2.1 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移虫后第48小时至王台封盖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 浆量变化的比较
据表2绘制的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折线图如图1 所示。
图1显示:①两条浆量变化的折线形状相似, 说明两个不同日龄幼虫产浆其台平均 产浆量的变化基本一致;②采用1日龄幼虫的台平均产浆量在移虫后第84小时, 即虫龄 在第102-108小时时达到最高峰,而采用2日龄的则在第72小时,即虫龄在第102- 108 小时时达到最高峰,这说明无论采用哪个日龄幼虫其台平均产浆量都一致在蜂王幼虫发 育的第102-108小时龄达到最高峰,而采用2日龄幼虫的比采用1日龄幼虫的提前12个小 时达到最高峰。据此,在产浆中采用2日龄幼虫可缩短取浆周期, 提高单位时间王浆产量。
图 1 采用 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折线图
1.2.2.2 采用1日龄和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比较
1.2.2.2.1 同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不同时间取浆台平均产浆量的比较
采用1日龄工蜂幼虫产浆时,移虫后第84小时取浆其台平均产浆量与第78 小时和第 90小时取浆的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移虫后第78小时取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极显著 高于第72小时取浆的(P<0.05),第90小时取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极显著高于第96小时取 浆的(P<0.01)(表3)。据此,当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在移虫后第78-90小时内取浆 台平均产浆量最多。
同理,当采用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时,在移虫后第66-78 小时内取浆台平均产浆量 最多(表4)。
1.2.2.2.2 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两相同幼虫发育时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时段的比较 采用1、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其两相同幼虫发育时龄的台平均产浆量均无显著差异( P>0.05)(表5)。这表明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在移虫后第78-90小时取浆的台平均产浆 量与采用2日龄幼虫在移虫后第66-78小时取浆的完全相同。
1.3 讨论
1.3.1 采用 2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王台接受率高可有效地提高蜂王浆的总产量
采用 2日 龄工蜂幼虫产浆其王台接受率为80.67%,采用1 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为49.33%。 两种不同日龄幼虫的王台接受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采用 2日龄幼虫产浆其王台 接受率极显著高于采用1日龄幼虫的(P < 0.01)。 这一结果于马德风和王强(1990) 的结论一致。产浆王台接受率的提高,可使产浆的有效王台数量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 蜂王浆的总产量。采用2 日龄工蜂幼虫使产浆王台接受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二:①幼虫 相对较大,其抗逆能力较强,不易因移虫可能造成的损伤死亡;②巢房内底浆相对较多, 这不但可避免移虫时损伤幼虫,而且可有较多的底浆连同幼虫一起移入产浆台基,使得 移入台基的幼虫一开始就有丰富的食料,从而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1.3.2 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可缩短产浆周期提高总产量 试验显示,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 在移虫后第78-90 小时内取浆台平均产浆量最多,而采用2日龄幼虫的则在移虫后第66 -78小时内取浆台平均产浆量最多,这说明采用2日龄幼虫可比采用1日龄幼虫的提前12 个小时达到最高阶段。又统计结果显示,两个不同日龄幼虫产浆其台平均浆量最高阶段 的浆量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采用 1日龄幼虫产浆在移虫后第78-90小时取浆 的台平均产浆量与采用2 日龄幼虫在移虫后第66-78小时取浆的完全相同。综此,采用 2 日龄幼虫产浆可在台平均浆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产浆周期。
产浆周期的缩短,意味着在同等条件和同样长的产浆时间内,产浆的批数可增加, 从而提高单位时间蜂王浆的总产量。这一结果与沈基楷(1991)和陈世壁(1992)的结 论相反,但与笔者(1994)对中华蜜蜂类似问题的研究结论相仿。
1.3.3 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可增产王浆1.56倍 试验结果已知,采用 1日龄幼虫产浆,其 王台接受率(P)为49.33%,取浆时间(d)为3.5天(取其时段的中值);采用 2日龄幼 虫的王台接受率(P')为80.67%, 取浆时间(d')为3天(取其时段的中值);且它们 的台平均产浆量相同均为(g)克。那么, 在相同的时间(D)天内,每批移虫总台数(N) 相同时,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的总产浆量(W)和采用2日龄幼虫的总产浆量(W')如下式:
W = N×P×g×D÷d (克) ............①
W'= N×P'×g×D÷d' (克) ............②
将②式除以①式,得
W' N×P'×g×D÷d' P'÷d' 0.8067÷3.5── = ──────── = ─── = ────── ≈ 1.56 (倍)
W N×P×g×D÷d P÷d 0.4933÷3
即采用2日龄幼虫产浆的总产浆量是采用1日龄幼虫产浆的1.56倍,也就是采用2 日龄幼 虫产浆王浆的总产浆量可比采用 1日龄幼虫的增产56%。这一结果与马德风(1990)的 结论大致一致。
参考文献
方文富等:中华蜜蜂产浆适龄幼虫及取浆时间的研究, 蜜蜂杂志 1994(5):3-5
陈世壁等:不同日龄幼虫与蜂王浆产量关系的研究, 中国养蜂 1992(6):2-6
龚一飞主编:王浆的生产, 《养蜂学》,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pp. 166-167,1981
马德风等:提高蜂王浆产量的主要措施, 蜜蜂杂志 1990(1):8
沈基楷:不同周期取蜂王浆效果的试验, 中国养蜂 1991(6):2-4
王强:提高蜂王浆产量的措施, 养蜂科技 1990(1):16
A study on the Instar Best for Royal Jelly Production and the Time of Removing Royal Jelly for the Royal Jelly Production of Apis mellifera
Fang Wenfu Zhang Wensong Ji Ting
( Bee Science College, FAFU, Fuzhou 350002)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ate of cell reception and the average yield of royel jelly per cell in the different time after transfering with 1 days old instars and with 2 days old instars for royal jelly production of Apis mellifera. The results are shown: 1). the rate of cell reception with 2 days old instars ( 80.67%) is remarkbale highter than that with 1 days old instars ( 49.33% ) ( p<0.01); 2).the time when the average yield of royal jelly per cell with 2 days old instars reaches highest is less 12 hours than that with 1 days old instars. 3).the total yield of royal jelly with 2 days old instars is 56% highter than that with 1 days old instars. From the results, we suggested that the 2 days old instars and removing royal jelly at the 66th-78th hour after transfering could be best for royal jelly production of Apis mellifera.
Key Word: Apis mellifera, instar of worker, queen-cell, transfering, yiald of royal jelly
方文富 张文松 吉挺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
1102下一篇:蜜蜂利用蜂胶与集胶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