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职场之间究竟脱节在哪儿
实践证明,在工作中影响我们看待问题、分析处理问题、为人处事方式、以及办事效率等方面,往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大学生尽早地培养职场思维,有利于适应职场环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大学和职场之间究竟脱节在哪儿,欢迎借鉴参考。
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的区别
大学校园和职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前或初入职场,都有必要详细的了解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的差异。
第一,标准不一样。在学校,大学生有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期末试卷,起点和考核标准一致,就包括阅读理解也有标准答案。但在职场中,由于进公司时间不一样,个人领悟能力不一样,所拥有的技能起点就不一样。工作中的成绩更多是靠团队来一起创造,目标一致,但是完成任务的方案不止一个,没有最好的答案。
第二,过程不一样。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学生思维还是停留在等待领导督促才被动完成,以掌握科学知识,了解事物普遍规律,以论证结果为导向,而职场思维则要求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终身学习,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杂症,有针对性的解决,以个性化服务为导向。
第三,方式不一样。作为学生,学习和考试都得靠自己,不能由别人替代或借助工具。而工作中,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工作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分工协作,多项资源综合运用。学生思维又多以文字符号为中介,一般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则,但职场思维千变万化,除了文字符号、事物、表情、动作等,猜测、感觉、直觉等也是职场思维的常态。
大学生应培养6个职场思维
1.合作共计
合作的前提是要看得起人。可是有的员工眼里只有领导、只有薪资、只有他自己,没有同事。他认为同事是他的竞争对手,跟我有利害关系的就小心维护,在我面前没有竞争力的,就爱理不理。实际上这种利己主义、功利思维是把双刃剑,他终将劳心劳力,工作得不开心。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资源有多有少,职场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都有他特定的作用,就像一架飞机,任何一个螺丝松了,都会埋下安全隐患一样。大学生初入职场,要以运动的观点看待组织的每一个角色,虽然别人现在某些方面不足,可是他在暗自下功夫学习,你走垂直路线,他在走平行路线,不见得你是最优秀的。你看得起他,他就看得起你;你支持他,他也会给你薄面;你拒人千里,他也会给你脸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计,成就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2.多任务切换
我们仔细去研究岗位职责,一般在最后边都会加一条叫“其他工作”,有很多员工往往还会身兼多职。一个员工一天或一周,会接到N个工作任务是常见的情况。
一些大学生才到工作岗位,他们看起来很忙的样子,却抓不住工作的重点,这里出错那里也有问题,领导不放心,自己也过得不开心,忙碌到最后,是自己感动了自己,这是伪工作。
当接到工作任务的时候,我们不是马上埋头就做,而是要停下来,在脑子里马上建立一张一张的工作表单,你要分清这些工作任务的优先级,但不是明确了优先级后就放心的从前往后做。现实中,我们还需要训练在几个表单间工作任务随时切换的能力,因为你面临的客户、领导因为一些因素的变化,他们对工作的要求也就跟着变动。边做边沟通,边做边切换,我们才忙有成效。
3.由点到面
公司里边一些员工业绩一直很好,同事很羡慕,他每次总是谦虚的笑笑,然后淡淡地说,其实主要是运气好而已。我想很少有人真的会相信是他说的运气好而已。他能经常把握住机会,那一定是在某些方面下足了功夫。
当你认为你还是个实习生而已,他已经把自己当正式员工了;当你还在纠结工资那么低只有两三千块的时候,他已经在做五六千块的事情了;当你还认为自己只是个前台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文案、设计、运营该做的事情了。一个人的业务能力强,绝不是在重复已有的经验,一定是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了超越这个职位本身的业绩和表现。
做好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最多只能说明你所做的事情刚好与你到手的薪水相匹配而已。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中有所突破,一定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去接触团队里其他的人,去了解你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工作,站在一个高度审视整个团队项目运作环节,从关注点到面的转变。
从点到面的转变,一是需要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挪出一些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二是要与团队融洽相处,经常请教你的领导、同事、同行等。
4.结果导向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家长、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勤奋、要笨鸟先飞,教师在跟家长交流的时候总是会说“虽然这孩子这次没有考好,但是他平时很勤奋,学习态度很好,也很礼貌,下次考好就行了。”老师和家长都抱着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如果勤奋可以致胜,付出就有回报,那大家勤勤恳恳就好了,但事实上在我们国家起早摸黑勤劳的人民有很多,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
只有在自然科学领域才存在确定的标准答案,在社会生活领域,影响结果的因素通常不仅仅是“勤奋”和“努力”,其他不受人主观意志掌控的因素有很多。在职场,业绩等于考核数据加N,这里N包括态度、仪表、行为、表达等。你的工作没有结果,或结果不够好,说我努力了,有什么用?职场中没有校园式的包容,不太看重眼泪,更关注你做了什么,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不是坐下来嚎啕大哭,而是赶紧爬起来,反省自己,加把劲,迎头赶上别人。
一份工作努力很重要,但努力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劳动量的积累,而不动脑子,如电灯不亮了,我们得判断是哪里出了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才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在现实中,你负责的事务性工作越多、越复杂,个人勤奋的作用已经很有限,个人必须依靠外力,要沟通协调各种资源来高效的完成工作。
5.品牌意识
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个人职场品牌意识越来越重要,品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群体中的口碑、耳濡目染的各种无形中的推广。
去年毕业的学生小D,成功应聘上了一家公司的会计助力岗位,在同时报到的新人中,小D的字写得特别好,“书法小D”成了领导、同事对他的第一印象。工作中相处后,大家发现小D的办公桌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歌也唱得很好,而且了解到他在学校的时候已经担任多年的节目主持人,于是公司同事结婚写请帖、婚礼主持、公司活动主持第一个想到的是他。
在职场上,我们也发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口才很好,业务能力不错,相貌出众,也掌握了很多人际交往的技巧,可是与人相处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这人很“不靠谱”,于是大家小心翼翼地跟他共事,而他自己也很苦恼。
职场新人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突出的能力所形成的良好口碑,就是一个人的职场品牌,它来源于对自身优势的发挥,也来源于不断学习所掌握的工作技能,更体现在一个人平时工作作风上。
6.合二为一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员工抱怨说下班后领导又交代工作上的事情,他觉得生活被工作占据,他很想不理会那些让他头痛的工作,却又担心领导不高兴影响升职加薪,边做边冒火,心情复杂,这样的循环一次又一次。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成为话题,在现实生活中,工作和生活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工作和生活对立,是职场新人走向职场老人过程中,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工作不单是为公司,也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不应那么明显,工作和生活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统一体,就意味着我们要从中体会到快乐、意义和满足,走正能量路线,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就跟骑自行车一样,定是人车合一,要盯着远方才好平衡,如果盯着脚下,车就倒了,而且骑得快比慢更容易平衡,路直就直着走,路弯就弯着走,路直多欣赏风景,路弯就提前减速、保持车距。
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职场思维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不一定是在智商上完胜其他同学,而是拥有高度自律和良好的习惯。工作和读书也是一样,在职场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有持续的超强工作能力。一个员工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在职场中就会收获更多的正向的反馈,而这种正向的反馈,又会让员工在潜意识里对单位认同,加强对这份工作的理解,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善于阅读
一个人一生是短暂的、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经历所有的职场人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实现。阅读是一个人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它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应该多涉猎不同的知识领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会为我们打开看待这个世界的另一扇窗户。通过阅读,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自我,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沟通技能和表达能力等。
3.培养学习归纳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不通过学习就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大学生的学习应该不拘泥于书本,任何人的优点和任何问题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源头。
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还应该善于观察人物心理的变化和事物间的联系,知微见著,归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是形成良好的职场思维的关键。
4.参加社会实践
人一辈子,都是在经历坎坷,克服困难中成长。大学生走出校园这个象牙塔,利用空余时间,走上工作岗位上去真实体味人生百态,书本知识才能得以检验、充实和丰富,才能真正变成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才能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同时,社会实践又是大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成长就业的重要方式。
总的来讲,思维方式不同,人们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它是大学生和职场人的差别所在,也是职场中员工间差别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职场中,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沟通的,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化解的,关键是我们看待、分析问题的思维角度的培养和调整。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