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蜜蜂网 > 蜜蜂养殖技术 > 养蜂技术 >

养蜂技术,螫针决定蜂王“决斗”成败,缘何剪嘴的蜂王能实现“多王同巢”?

|guangning

  养蜂技术,螫针决定蜂王“决斗”成败,缘何剪嘴的蜂王能实现“多王同巢”?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多王同巢”养殖技术,这是在蜂王产卵力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补充方法,由于我们培育蜂王比较简单,如果可以让多只蜂王在一个蜂群中产卵,必然能够大大提升我们蜂群的产卵能力。在组建“多王同巢”蜂群的时候,一般主要操作都是剪掉蜂王的蜂王的两侧上颚。从蜂王“决斗”的情形来说,其实决定蜂王决斗成败的关键并不是蜜蜂的嘴,而是蜜蜂的螫针,那么为什么我们剪了蜂王的嘴还能组建“多王同巢”蜂群呢?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蜂王“决斗”的生物学特点

  在蜜蜂养殖中,如果一个蜂群中出现了两只蜂王,除了交替王的现象之外,蜂群中的蜂王就会发生“决斗”,也就是两只蜂王相互厮杀,最后一只蜂王存活,一只蜂王死亡。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蜂王“决斗”。

  “多王同巢”

  所谓的“多王同巢”主要是在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多只蜂王养殖在一个蜂群里面的技术。由于一个蜂群中除了发生交替的时候会出现两只蜂王之外,其它情况下一个蜂群中就只有一只蜂王,而我们采用一定的技术则可以消除两只蜂王的敌意,让一个蜂群中出现两只以上的蜂王,我们就把这种养殖技术叫做多王同巢的技术。

  多王同巢技术的使用方法是采用一年以上的老王,剪掉蜂王的两侧上颚,然后把蜂王逐个放入新组建的幼蜂较多的蜂群中,这样放入的蜂王就不会再次发生决斗,而是共同产卵。

  组建“多王同巢”蜂群究竟是剪嘴还是剪螫针?

  这是我们很多朋友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朋友说组建多王同巢技术只要把蜂王的螫针剪短剪掉就可以,有的朋友说组建多王同巢技术是剪掉蜂王的上颚,其实从蜂王“决斗”的整个过程来说,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因为在蜂王决斗的时候,蜂王的脚、嘴、螫针都是攻击的武器,但是最终决定胜负的其实是蜂王的螫针,可以说死亡的蜂王并不是被嘴咬死,也不是被脚踢死,而是被螫针的毒液毒死。这样看来,网络上关于组建“多王同巢”蜂群,似乎剪掉蜂王的嘴和剪掉蜂王的螫针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从研究蜂王“多王同巢”养殖的研究来说,其实组建蜜蜂“多王同巢”的时候并没有提及剪掉螫针的说法,只是剪掉蜂王的上颚。

  为什么剪掉蜂王上颚蜂王就不会再“决斗”?

  这也是小编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按理说决定两只蜂王“决斗”胜负的关键在于螫针,因为蜂王的外壳比较坚硬,采用嘴和脚造成的伤害比较小,只有当一只蜂王的腹板或者背板展开的时候,另一只蜂王乘机将螫针刺入才宣告“决斗”结束,这样说起来似乎我们剪掉蜂王的嘴蜂王致命武器还是存在,似乎剪掉蜂王的螫针更好,但是研究人员确实通过剪掉蜂王的嘴实现了“多王同巢”的养殖技术,这究竟又是为何呢?这个问题小编是这样看的。

  在组建“多王同巢”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个词出现,那就是生物诱导,而生物诱导中其实并没有加入什么化学物质,仅仅是蜜源的要求,而核心还是剪掉蜂王的嘴。那么关键究竟在哪里呢?小编认为是蜂王信息素的问题。

  很多朋友把组建“多王同巢”技术的观点归结于两只蜂王不能一只把另一只打死,其实从这个观点来说,如果两只蜂王一直拥有敌意,就算两只蜂王一只不能把另一只打死,我们“没收”了蜂王决斗的武器,而从蜂王决斗的过程来说,蜂王“决斗”的“武器”是脚、嘴、螫针,如果我们仅仅是剪嘴或者剪掉螫针,只要敌意未消,两只蜂王牛打架一样用头撞也要打,虽然上海不大,但是总有一天会死亡,也谈不上共同产卵,所以小编认为关键还是消除了敌意。

  那么这个敌意是如何消除的呢?从蜂王的蜂王信息素来说,蜂王信息素主要有上颚腺信息素,跗节信息素、背板信息素、科氏腺信息素和直肠信息素五类,不管我们剪掉蜂王的嘴还是螫针,其实都涉及到蜂王信息素,因为蜂王的科氏腺信息素是在蜂王螫针腔里面,而蜂王的上颚腺信息素由蜂王上颚腺分泌,那么最有可能的是我们剪掉蜂王上颚的时候,蜂王无法释放引发两只蜂王决斗的信息素,这时候虽然蜂王还拥有致命的螫针,但是由于没有受到蜂王信息素的影响,导致蜂王虽然在一个蜂巢中,但是却不会发生决斗。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