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方法,大流蜜期蜜蜂“粮草”充足,为何还会“垮群”?
养蜂方法,大流蜜期蜜蜂“粮草”充足,为何还会“垮群”?
对于养蜂来说,很多朋友都希望一年四季气候适宜,蜜粉源植物充足,这在很多养蜂人看来,是适合养蜂的一个标准,但是在实际养殖中很多朋友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大流蜜期的时候,比如秋季蜜源和春季蜜源的主要流蜜期,对于蜂群来说可以说是“粮草”充足,但是还是出现了“垮群”现象。
按理说这是比较符合蜜蜂繁殖的条件,一般在蜜粉源充足的时候,温度并不会很低,在长期的发展中,蜜蜂与蜜源植物之间也形成了相互适应阶段,一般在蜜蜂适合出行的时候,外界通常有较多的蜜源,在蜜蜂不适合出行的时候,外界的蜜源植物也不会很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流蜜期的时候反而出现“垮群”现象呢?
大流蜜期蜂群垮群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垮群”。“垮群”是养蜂人常用的一种说法,一般指一个蜂群本来很强的,但是慢慢的蜂群群势变弱了,我们没有发现有明显的特征,就像是蜂群的正常衰败一样。在实际养殖中造成蜂群“垮群”的原因比较多,但是对于大流蜜期来说,造成蜂群“垮群”的原因并不多,以小编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两个。
1.蜜粉压子:在大流蜜期的时候,前期有一个缓慢的发展阶段,一般大流蜜期的前期都是一个小流蜜期,温度逐渐上升,蜜蜂采集的花蜜不多不少,正好适合蜂群的发展,不会出现蜂群中大量储蜜或者大量储粉的现象,蜂群中还可以培育较多的幼蜂。
在大流蜜期开始以后,由于外界的蜜源植物大量流蜜,经过前期的调整,蜂群中培育出了大量的幼蜂,这些幼蜂在大流蜜期的时候大量投入到采集工作中,导致蜂群中大量的花粉和蜂蜜储存,虽然气候条件好,蜂王产卵多,但是由于大量巢房被花粉和蜂蜜占据,实际上蜂王并没有地方产卵,出现了我们说的蜜粉压子现象,既然蜜粉压子了,那么蜂群中的幼蜂自然就会减少,蜂群中的蜜蜂整体数量也会减少,这是在大流蜜期出现蜂群“垮群”的一个原因。
2.蜜蜂寿命缩短:除了蜂群中培育的蜜蜂数量减少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蜜蜂的寿命缩短了。虽然说蜜蜂的工作是按照日龄来进行划分的,但是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蜜蜂具有调节这种工作分配的能力,就像在大流蜜期的时候一样,由于这时候外界流蜜植物多,蜜蜂可以采集到大量的花粉和花蜜 ,于是几乎可以投入采集任务的蜜蜂都投入到采集工作中,这时候的采集蜂,其实并不是全部都是青壮年蜜蜂,还有很多是幼蜂,一般采集蜂的日龄大约在18日以上,但是在大流蜜期的时候有的只有一周左右的幼蜂也开始采蜜。
从我们生产来说,幼蜂参与采蜜似乎是好事,毕竟增加了我们的蜂蜜产量,但是实际上也是有害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调整,有两个连续大蜜源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容易“垮蜂”,原因是什么呢?蜜蜂采蜜积极,大量的蜜蜂投入到采集工作中,蜂王可产卵的空间变小,其次是大量的幼龄蜂提前开始采蜜,导致蜜蜂的寿命减短,对于工蜂的寿命来说,主要与工作强度有关,工作强度越大,寿命越短。所以说在大流蜜期的时候出现了蜂王产卵空间减少与工蜂日龄缩短的双重问题,大流蜜期的时间越长,这两个问题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蜂群出现“垮群”现象。
如何预防?
其实想要预防大流蜜期垮群现象也是比较简单,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出现跨群的原因主要是蜂王产卵的空间过少和蜜蜂寿命缩短,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让蜜蜂的数量跟上,那么怎么解决呢?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一是减少蜂群中的储蜜和花粉,如果是养殖意蜂,可以采用脱粉的方式来减少花粉储备,这样花粉还可以卖钱,中蜂花粉要少一点,要注意及时取蜜,只要蜂蜜成熟就取,保证蜂群中有充足的蜂王产卵空间。
如果及时取蜜,这里面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蜂蜜不成熟。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蜂蜜不成熟呢?其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采用主副群的管理方式。由于中小群的采蜜能力有限,往往在大流蜜期的时候蜂群中不会出现蜜压子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中小弱群来带采集群,把中小群的成熟子脾提到强群中补充蜂量,这样就不会出现大流蜜期“垮群”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