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怎样获得蜂王_蜜蜂饲养应该注意的问题
蜂王是蜂群最核心且最不可或缺的成员,蜂群若长期没有蜂王最终结果都将逐渐灭亡,而且在养蜂生产中也常常需要更换蜂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养蜂怎样获得蜂王_蜜蜂饲养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养蜂怎样获得蜂王篇一
一、分蜂育王
自然分蜂是蜜蜂扩大种群数量最主要的方式,在自然分蜂之前蜂群都会在巢脾下沿处修筑3~5个王台,事实上这些王台也是新手获得蜂王的重要方式,只需等王台羽化成蜂并与雄蜂交尾便可得到新蜂王,因此不会人工育王的新手可通过分蜂王台来获取蜂王。
二、移虫育王
移虫育王是最主流的人工育王技术,基本操作是用育王棒将蜂蜡制成人工王台,然后用移虫针移1~2日龄工蜂小幼虫到人工王台中,最后再将人工王台介入到育王群中即可,用这种方法育王的优点是可批量获取蜂王,而缺点则是对育王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
三、割脾育王
割脾育王的原理是失王后蜂群会用工蜂小幼虫急造王台,基本操作是先将蜂王和部分工蜂提到其他蜂箱中使原群变成一个有卵虫脾的失王群,然后在卵虫密集区割一个长方形空洞并露出切口上缘的卵或幼虫,过1~2天这些裸露的卵虫便会被蜂群改造成王台。
四、同箱育王
同箱育王是同样是利用急造王台原理实现的,基本操作是先将蜂箱中间用隔板割成两个区域,然后将蜂和脾都平均或不平均分配到两个区域中,但无蜂王一侧一定要有供蜂群急造王台的受精卵或工蜂小幼虫,这样操作后过1~2天在无王区域便会起急造王台。
五、调脾育王
急造王台是意外失王后蜂群的自救办法,前提是蜂群中必须有可供改造的适龄工蜂小幼虫,否则蜂群也是无法急造王台来重新育王的,因此蜂群失王且无幼虫急造王台时可人工调入些卵虫脾,这样过1~2天蜂群便会利用调入的卵虫脾急造王台来培育新蜂王。
综上所述,人工育王是养蜂获得蜂王最有效的办法,但人工育王需要养蜂人具备一定的养蜂技术,因此不会人工育王的新手还可直接购买蜂王,另外若能收捕当地的野生蜂群也可获取蜂王。
蜜蜂饲养应该注意的问题篇二
我国第一线的养蜂技术人员,在养蜂过程中有一些习惯,我认为对养蜂生产及蜂病防治具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割雄蜂 在我国蜜蜂饲养管理过程中,割雄蜂是一部分养蜂员经常做到工作。雄蜂的卵期3天,未封盖幼虫期7天,封盖期14天,养蜂员一般7天检查一次蜂群,割除雄蜂封盖子。割除雄蜂的理由是雄蜂的食量是工蜂的3倍,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很多养蜂员都是这样做。这样做对吗?
1.1割雄蜂是否有益? 不割雄蜂,蜂群中的雄蜂不会无限增长:雄蜂是蜂群中季节性成员。蜂群通常在春末或夏初才开始培育雄蜂。通常情况下,雄蜂的寿命是2个月,如果蜜源充足可长达3~4个月。到了秋季,当蜜源逐渐减少时,工蜂会把雄蜂驱逐到蜂箱侧壁或箱底处,不让它们吃蜜,最后逐出巢外让它们死亡。有时工蜂也会咬开雄蜂房拖弃雄蜂蛹,所以正常的蜂群在越冬期没有雄蜂。蜂群在控制雄蜂的数量上有两个方面:蜂王产卵时能够识别巢房的大小,控制产受精卵还是未受精卵,在雄蜂房中产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工蜂在控制雄蜂时,通过建造雄蜂房的方式来控制。工蜂只有在蜂群需要雄蜂的时候,才建造雄蜂房,打扫雄蜂房,促使工蜂产卵;蜂群不需要雄蜂时,工蜂就会驱赶雄蜂。蜂群的上述行为,有效地控制了蜂群的数量。 割除雄蜂不节省饲料:雄蜂虽然食量比工蜂大,但雄蜂幼虫的食量更大。每隔7天割一次雄蜂,也是雄蜂刚封盖就被割除了。割除雄蜂后蜂王就会继续在雄蜂房中产卵,3天后成为幼虫,工蜂需要大量的食物饲喂雄蜂,封盖后又被割除。重复这样的事情,蜂群一直处于培养雄蜂幼虫的阶段,结果会消耗更多的饲料。
1.2割雄蜂行为的不良后果 造成蜂群性比失调:蜂群在繁殖期,要有一定数量的雄蜂,如果蜂群中没有雄蜂或雄蜂数量很少,蜂王就会不停地产雄蜂卵,影响蜂王产工蜂卵,影响蜂群的发展。雄蜂数量少会打乱蜂群的正常持秩序,影响蜂群采集的积极性,使蜂产品产量下降。 增加了养蜂员的劳动量:割雄蜂是一项劳动量很大的工作,给养蜂员增加了负担。如果此项工作能够去除,养蜂员负担会减轻很多。 传播病害:如蜜蜂“白垩病”首先在雄蜂房中产生,割雄蜂是刀上就会沾染“白垩病”的病原,再割健康群的雄蜂时,就会将病原菌传播开。
2.有病乱用药 在蜂群中发生的病害其实并不多,按蜜蜂病原的种类分为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原生动物病害、真菌性病害、寄生虫病害等。每一个地区发生病害的种类、时期等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养蜂员可按这一发生规律进行预防和治疗。但是有的养蜂员见到蜂群发病,不分析什么病就用药;有的将治疗几种病的药物放在一起,这都是不科学的。 诊断不准确,没有效果:蜂群发生病害时,第一是要诊断,确定发病原因。有的养蜂员,当蜂群发病时,不进行仔细观察、分析、诊断,随便给蜂群用药,其结果是药不对症,没有效果。 给蜂产品造成了污染:如在生产季节用药,就会给蜂产品造成了污染。 蜂群用药频繁会使蜜蜂产生抗药性:有的养蜂员,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性药物,不定期给健康蜂群用药,在蜂群发生单一蜂病时给蜂群施用综合性治疗药物,长期这样做会使蜂群产生抗药性。
3.不放弃重病群 有的蜂场蜂群发病后,个别蜂群十分严重,对于这样的病重蜂群是否有必要治疗,要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很简单:如果新分出一箱蜜蜂,在40天之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病群经过治疗是否能够达到这一程度。 在病群用药物治疗过程中,一般都配合饲养管理措施,最常用的就是给病群补充老熟封盖子脾,有的病群比较严重,用大量的封盖子脾补充,这些封盖子脾如果用于新分群的补充,可能效果会更好,所以对于重病群应放弃,把注意力放在新分群上,效果会更好。
4.不减轻生产任务 在养蜂生产过程中,养蜂员要想到生产效益。但是,过分的生产,不考虑生产与蜂群发展的关系,会影响蜂群的发展,对一年的综合性生产不利。 在以下几个时期要注意生产与蜂群发展的关系:一是当蜂群比较弱,处于恢复期或越冬蜂繁殖期时,要依据蜂群的具体情况,适当生产,以免影响蜂群的繁殖;二是外界蜜源不足时,要给蜂群留一定的蜜脾,尤其是子脾上的边角蜂蜜,最好不取,否则对蜂群育蜂不利,造成蜜蜂质量下降,寿命缩短。
5.不按程序治螨 蜂群对于每一地区而言都有一定的治螨时期,不容错过。有的养蜂员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只要蜂群中看不到蜂螨就不用治螨,结果到螨害明显发生时,已无法补救。在培养越冬蜂之前一般都需要治螨,以保证越冬蜂的质量,如此时不治螨,到后期发现时,蜂群已不能越冬。
6.越冬饲料不足 越冬饲料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蜂群的安全越冬,越冬饲料的标准一般是有多少蜂就放多少脾,所有巢脾基本是满蜜脾,中心的1~2张巢脾其中心部位可以是空的,这样基本能满足蜂群越冬的需要。然而有个别蜂群在统一喂完越冬饲料后,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就需要补喂,这一点很重要,有的养蜂员不进行补喂,结果个别蜂群在越冬时出现了问题。
相关文章:
2.怎么预防蜂王跑掉
3.蜜蜂养殖问题
上一篇:养意蜂还是中蜂好_中蜂养殖的管理
下一篇:怎样养蜂繁殖快_怎么给蜂群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