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6人吃野生菌4人被送云南抢救
近日,云南多家媒体报道, 贵州4名患者疑似吃菌子中毒,被当地医院转诊到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贵州6人吃野生菌4人被送云南抢救的消息!
贵州6人吃野生菌4人被送云南抢救
最近一段时间,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的急诊室内,有不少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前来就诊,其中就有来自贵州盘州的4名食菌中毒患者。据了解,这4人自行上山采摘杂菌,在家烹饪食用后,出现了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患者张女士说:“就是自己摘回家吃嘛,吃了之后就难受,就想吐,闷。我就上网查了下症状,发现自己可能是中毒了,就赶快去医院,想着洗胃。”
张女士说,当时他们共有6人一起食用野生菌,发现身体出现不适后立即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其中4人因为病情严重,被及时转送到了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毒临床救治基地救治。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段红丹介绍:“(他们)到当地医院后,经化验发现有肌溶解,当地医生怀疑有亚稀褶红菇中毒。亚稀褶红菇是一种致命的毒菌,所以就从贵州转到了我们科。”
医生介绍,经过辨认,这4名患者采食的杂菌中包括了亚稀褶红菇、牛肚菌、新苦粉孢牛肝菌、苦牛肝菌等,其中亚稀褶红菇含有剧毒,通过烹饪也无法分解其中的毒素。
段红丹介绍:“误食亚稀褶红菇后,刚开始是消化道的症状,但是其毒素会造成肌溶解状况,全身的横纹肌都会出现肌溶解,包括心肌也是横纹肌,也会跟着溶解。一旦心肌溶解就会引发心律失常、休克等等很严重的症状。所以当时患者一送来,因为有休克、呼吸困难,我们马上就插管上机了。”
目前,4名患者中有一人情况危急被转入了ICU,其余3人也在继续接受治疗。医生再次提醒市民: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也不要凭个人经验鉴别野生菌是否有毒。
段红丹说:“我们可以食用的叫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不可食用的叫亚稀褶红菇,但它们从外观上真的很难区分,唯一可以区分的点就是菌子背面的褶子,是密的、稀的,还是位于中间的,所以叫密褶、稀褶、亚稀褶。没有参照对象的情况下,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辨别,只能说如果不确定、不熟悉,就不要吃。”
吃野生菌中毒怎么办
野生菌类食物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之一,但野生菌类的食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些野生菌类可能含有毒素,如果不正确地采摘或烹饪,就可能导致中毒。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野生菌类中毒的应急措施和建议。
一、及时就医
如果你怀疑自己食用了有毒的野生菌类,并出现了中毒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应立即就医。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告知医生你的情况和食用的菌种,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保存残留食物
如果你还保留了中毒的野生菌类食物或残留物,应该妥善保存起来。这些残留物可能对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分析提供重要的线索。将残留物放入密封袋中,标记好日期和时间,并妥善保存,以备需要时使用。
三、保持水分和休息
中毒后,身体可能会出现脱水和虚弱的症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稀释体内的毒素并促进排泄。此外,应适当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康复。
四、不要自行处理
在面对野生菌类中毒的情况下,不要尝试通过自行处理或使用一些传统偏方进行治疗。只有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方法。
五、注意预防
避免食用有毒的野生菌类。如果你对野生菌类不太了解或无法辨别有毒和无毒的菌种,建议不要采摘或食用。可以购买来自可靠渠道的市售菌类,这样更加安全可靠。
吃菌需谨慎
4种中毒类型有致命危险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介绍,往年从6月初开始就会接收到野生菌中毒的病人,今年由于雨季来临较晚,6月18日那天,他们接到了第一拨野生菌群体中毒的病人。
段红丹介绍:“每年6月到9月,我们科床位都是最满的。只要菌子一上市,我们科的各种菌子中毒的病人就来了。菌子中毒患者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季节性,还有就是一中毒就是一家人,一堆人去山上捡了菌子以后大家一起吃,所以经常表现为群体中毒。”
医生表示,医院每年接收的野生菌中毒患者中,大多数是由于自行采摘野生菌食用后中毒的,如果是在正规饭店食用或正规渠道购买的野生菌,很少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段红丹介绍:“我们常说的‘见小人’ ,就可能是吃到了见手青,表现为神经精神型问题,但是它不致命,基本上不会遗留后遗症,主要是一段时间的幻觉混乱。”
医生表示,误食不同种类的毒蘑菇,产生的中毒症状有所不同。野生菌中毒大约可以分为7种临床症状类型,其中3种为不致命型、4种为致命型。
段红丹介绍:“不致命的,比如黑牛肝中毒就是胃肠型表现,症状是呕吐腹泻。还有就是光过敏型,我们前几天还有一个群体中毒的。患者去采木耳,以为自己采的是木耳,实际上是外观极为相似的叶状耳盘菌,吃了以后第二天一晒太阳,全身皮肤就光过敏出现红肿。第三种是神经精神型,在昆明见得最多,就是吃了见手青中毒。致命的一般有4种类型,其中我们所说的致命鹅膏菌中毒就是肝损伤型、肾损伤型,亚稀褶红菇中毒则是肌溶解型,还有一个在昆明见得比较少的溶血型,会导致溶血型的菌子是鹿花菌。”
医生建议,大家吃野生菌时一定要万分小心,不摘、不买、不吃来历不明的野生菌,食用野生菌后一旦有中毒症状或反应,一定要及时催吐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