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猴痘病毒,欢迎阅读!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有哪些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猴痘病毒?
专家介绍,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以往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最近一年来人与人之间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比例不断上升,也可通过长时间近距离的飞沫传播。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其他的一些体液有传染性,接触了我们的破损的皮肤或者我们的黏膜区域,就有可能被传染。那么还有可能就是呼吸道传染,当近距离长时间接触一个感染者的时候,也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感染。另外就是物品的传播,就是被患者的这些疱疹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在短时间内它也可能有传染性。
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吕繁:像头痛或者是发烧以及出现皮疹,还有一些疱疹,如果发现对方有这样一些情形,要尽可能避免密切接触,减少自己感染的风险。另外一种情形有暴露史的人可能和病例有过接触,那么这样的人的话就要加强自我的健康监测。那么一旦发现刚才我们说的发热、头痛、皮疹、疱疹等等这样一些症状和体征的时候,要及时就医,及时检测。
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
1、 侵袭期症状
发病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全身不适、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疼痛、乏力以及精神不振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还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猴痘病毒侵入人体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刺激神经系统而增加产热,从而出现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现象。机体发热引起组织耗氧增加,组织缺氧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出现背痛、肌肉疼痛、乏力以及精神不振等症状。
2、 皮肤出疹期症状
一般发热1-3天后出现皮疹,开始为斑丘疹,以卵圆形或环状的红色肿块为特征,皮疹开始集中于面部和四肢,然后向肢体周围扩散,口腔、生殖器等部位均可出现。丘疹很快发展为水疱,逐渐形成小脓疱,部分有出血倾向,一般10天左右开始结痂、脱落,可能会留有瘢痕。症状可持续2-4周。
猴痘病毒传播方式是什么
1、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直接接触到受感染的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伤口传播的。
2、猴痘病毒传播途径有人、动物、血液、体液、飞沫等,并会造成人传人,其中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和体液。通常如果人被感染猴痘的动物咬伤或者接触到它们的血液、体液或皮疹都可能感染猴痘。或者长期面对面接触期间、接触患者的体液、接触这种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卧具或衣服等)都可感染。
3、猴痘病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是一种通常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的罕见病毒性疾病,患者染病后初期症状有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淋巴肿大、打寒战和疲惫等,其跟天花病毒症状相似,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针对天花病毒的疫苗对猴痘病毒也有保护效力,通过多项观察性研究证明,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的效果约为85%。
猴痘流行状况怎样?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热带雨林地区。今年5月以来,美国、英国等10个既往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发生了社区传播。
猴痘的症状有哪些?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在5-21天,可引起类似天花的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较轻,通常预后良好。但孕妇、年幼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症状较重或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
猴痘是如何传播的?
猴痘病毒通常在啮齿动物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间传播。
人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机体渗出物、血液、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