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说电影《长安三万里》
几乎三小时的片长,而且还是动画片,《长安三万里》会不会令人看得犯困呢?中国的历史是漫长的述说,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深度解说电影《长安三万里》,欢迎阅读!
表达不懈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
“李白、高适的诗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对他们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我们这次想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去展现大唐盛景和这些伟大诗人的魅力,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诗意浪漫。”《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介绍,该片旨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演绎,以打动更多人。
谢君伟的儿子有本书叫《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首》,有天孩子在背“春眠不觉晓”,谢君伟很自然地接上后面的诗句,让儿子大感惊讶。在那一瞬间,谢君伟感到,两代人的情感被文化串联起来了。“让我有机会把他们熟知的李白、杜甫、王维的故事用动画展示给下一代,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长安三万里》这一片名,来自明代陈子龙《从军行》“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个片名也点出了影片主题:“长安”代表李白、高适等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片中的各个主角都不太得志,李白一生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挣扎,高适大器晚成,郭子仪有过被判罪甚至要被斩首的经历……但他们在自己人生的困境中依然坚持往前,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人生态度,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当下,都非常珍贵。此外,人与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也是该片着力刻画的重点。
从高适视角回顾李白的一生
《长安三万里》真正的主角是李白,但电影却从另一位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回顾他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谢君伟解释,李白是天才,是“谪仙人”,而高适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更接近大众,他的视角更容易让观众进入影片。
在角色设计上,因为电影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不同年龄段的形象,影片共呈现了25个版本的高适,15个版本的李白。“比如高适,他从8岁到60岁,换衣服、长胡子、皮肤纹理都有变化,连他的马都有很多种,不同时期骑的马不一样。”谢君伟说。
片中的中年李白,贴近教科书上大家熟悉的形象;而青年李白,影片主创希望他是潇洒的,所以给他设计了散发,而且因为史载李白剑法出众,所以片中他的形象很像一个剑客。“电影里李白、高适穿的都是唐朝的圆领袍,但我们根据两人不同的性格,对服饰进行了不同的设计,高适是比较坚韧、中规中矩的,李白更潇洒,所以他的圆领制式会有一些变化,与其性格相匹配。”谢君伟说。
在人物故事上,《长安三万里》剧本遵循历史走向,但对于历史的空白部分,主创会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对这些空白进行艺术想象和设计,突出人物生平和性格。比如,片中展现了李白和高适的三次相扑。“唐代的社会风气尚武,相扑在当时比较流行,所以我们设计了李白会相扑,并且还教会了高适。电影里的相扑发生在他们人生的不同时期,青年时两人都身强体壮,到了中年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该片导演邹靖说。
用超现实手法呈现《将进酒》
在邹靖看来,创作《长安三万里》最大的挑战,在于从造型、场景、道具、表演等细节还原唐朝风貌,让观众感觉梦回唐朝盛世。
影片筹备阶段,主创团队前往陕西、四川等多地采风,参考了近100本相关书籍,结合图片资料,做了大量研究。片中出现了长安城景、扬州城景、黄鹤楼、胡姬酒肆、曲江池、岐王府、梁园、云山城、塞外等众多大唐场景和建筑。
片中大部分道具都有考据支撑,有的是找到了文字记载,有的则是有图片参考。比如片中黄鹤楼上的“诗板”,类似过去的木质黑板,不少驿馆寺院等场所都有,专供诗人题写诗歌,像最早期的“论坛”。还有李白等人在曲江酒肆玩的酒筹游戏,是主创看了相关纪录片后设计的,完全还原了古代酒筹的设计。“电影里还出现了唐代流行的‘叉手礼’,这个姿势大多表示尊重,但有场黑衣人追杀李白,郭子仪对李白施以援手的戏,黑衣人看见郭子仪也来了一个叉手礼,这里就是在表达不屑。”邹靖介绍。
李白吟诵《将进酒》这场戏,是全片一大高潮,也是创作时的一大难点。谢君伟认为,这首千古名作交织着李白的诗意与壮志、悲愤与豪迈,他们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择用超现实手法来表现。这场戏从故事板到最终制作完成,花了接近1年半时间,光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就做了很多版本。“我们留下了视觉化的《将进酒》,希望多年后大家提起这首诗,不只有名家解读、戏剧演绎,也能想起还有人曾用动画呈现。”邹靖说。
唐诗文化满满 主创团队再回长安
当晚的首映礼,首先在博纳影城大悦城店进行观影。记者在现场看到,影厅内关于唐诗文化的置景非常明显、别致。影片中,除了有大家熟悉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郭子仪、贺知章、张旭、李龟年等人物,还展现了长安城、朱雀大街、曲江池、胡姬酒肆等场景。
观影结束后,主创团队分别表达了自己来到西安的感受。监制于洲表示,“之前来过很多次西安,但这次感受非常不同,有种梦回长安的感觉”。导演谢君伟说,“很高兴再次来到西安,之前创作的时候就曾来西安采风,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唐代古俑、古画给我们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和依据”。导演邹靖说,“采风的时候到陕西的潼关身临其境地感受后,才做出了片中潼关的场景”。
在聊到影片主题时,制片人宋依依认为唐诗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如果说长安是唐人的‘理想之地’,那西安就是华夏的‘浪漫之都’,我们在这里能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对于唐诗的热爱,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片中为青中年高适配音兼配音指导的杨天翔和青中年李白的配音凌振赫也来到现场,杨天翔表示,“希望这部电影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唐诗和传统文化”。凌振赫说,“这里流转着千年历史的厚重和浪漫,很荣幸能来到太白先生追逐理想的地方”。
重温绝美诗句 仿若梦回唐朝
在映后交流环节中,现场嘉宾和观众也分享了自己对影片的感受。唐朝乐队主唱丁武感慨道:“唐朝乐队最初的命名就是因为对唐朝文化的推崇,看完这部电影后非常震撼,片子将唐朝盛景和文化魅力表现得特别到位,有好几处看得我热泪盈眶,真的梦回唐朝了一样。”
《长安诗选》的作者韩潇表示,“这部电影带着大家重温了那些绝美的诗句,讲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精彩的人生,还原了一个梦幻大唐,这就是《长安三万里》的魅力所在”。
一位古代文学研究者看完影片后激动不已:“最喜欢片中胡姬酒肆那场戏,这完全是为我这样热爱古代文学的人量身定做的,还有就是电影讲李白的挣扎展现得特别到位,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
盛唐风华闪耀大唐不夜城
观影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了盛大的首映仪式,伴随着精彩的《再回长安》开场秀表演,首映仪式正式开始。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表示:“《长安三万里》是近年来少有的国产动画经典之作,从我专业的角度看,影片对唐朝风貌的还原度极高。”李白纪念馆馆长丁颖说:“《长安三万里》说尽了盛唐的风华。”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则在台下分享道:“我觉得这部电影通过高适和李白的故事带我们一起了解了唐诗的魅力,还带我们了解了长安的魅力,非常值得一看。”
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来到活动现场,与杨天翔、凌振赫两位配音演员进行了一场“相隔千年的对话”,杨天翔和凌振赫还在现场朗诵了高适《燕歌行》和李白《侠客行》中的名句,引得掌声不断。
最受瞩目的环节,是活动结尾全场齐诵《将进酒》片段。在凌振赫、杨天翔以及“曹灿杯”小选手们的带领下,全场观众吟诵起李白流传千古的诗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吟诵声响彻大唐不夜城,现场的氛围令人热血沸腾,仿佛与千年前的“诗仙”李白同频共振。
据悉,影片将于7月8日上映,与全国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