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6月CPI出炉
31省6月CPI出炉!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31省6月CPI出炉,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1省6月CPI出炉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6月,17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吉林、山西、贵州和河南等4省份物价连续三个月回落。
17省份CPI同比下降,贵州等4地“三连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全国CPI环比下降0.2%,同比持平。CPI同比增速继续低于市场预期,并创20__年3月以来新低。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31省份6月CPI同比“跌多涨少”。其中12省份同比上涨,17省份同比下降,涨跌省份较上月分别减少10个和增加8个。从涨幅来看,仅3省份涨幅扩大(其中上海由跌转涨),上月则有16省份;24省份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上月为13省份。
具体来看,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江苏、宁夏、北京、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新疆等12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且均处于“0时代”;四川、青海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浙江、河南、湖南、云南、天津、山西、重庆、辽宁、江西、海南、福建、湖北、广东、西藏、吉林、贵州、广西等17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同比下降省份数较上月增加8个,其中吉林、山西、贵州和河南等4省份连续三个月回落。
另外,从增减幅来看,上海增幅最大为1.5个百分点;海南、广东降幅最大,均为0.7个百分点。
华西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分析称,6月CPI同比涨幅低于市场预期原因有三:一是上年基数走高,二是猪肉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三是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幅同样有所扩大。
cpi是什么意思
CPI也称为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利于政府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是国家对居民发放物价补贴的依据。
消费者物价指数属于消费指数的其中一项,消费指数是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消费指数的分类包括:人均消费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及消费者信心指数。
cpi是怎么计算的
物价指数计算公式是CPI=( 一组固定商品的当期价值/这组商品的基期价值)乘以百分之百。
比如全年的物价指数计算方法就是( 一组固定商品按今年全年价格计算的价值/这组商品按去年全年价格计算的价值)x 100%;中国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公布CPI指数,投资者会根据CPI同比增长的数值来判断经济通胀的水平。
价格指数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它是一种经济指数,价格指数(CPI)是用来评价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也是衡量经济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状态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如果CPI总体水平上升,则代表通货膨胀,如果CPI总体水平下降,则意味着通货紧缩;然而,如果CPI持续过度上涨,则表明通货膨胀水平已经很高,这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不稳定的因素,此时,国家一般会出台相应的货币或财政政策来抑制CPI的快速上涨。
构成价格指数的固定商品包括食品、服装、通讯、医疗保健产品、文具等,其中食品占比重最大,占34%;食品中最大的重量是猪肉,占10%以上,所以当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时,CPI指数也会上涨。
cpi的影响因素
1、供需失衡 比如钢铁水泥金属行业,是由于经济发展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2、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国内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涨;
3、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4、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款严重 RMB投放过多;
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cpi指数高低说明什么
CPI指数高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CPI指数高低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当CPI指数较高时,人们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这不仅减少了人们的购买力,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当CPI指数较低时,人们则能够以更少的钱购买到同样数量的商品,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其次,CPI指数高低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当CPI指数较高时,人们会更加谨慎地消费,选择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从而减少了对较贵商品的需求。而当CPI指数较低时,人们则更容易选择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从而带动了市场的回暖。
CPI指数高低反映的经济状况
其实,CPI指数高低不仅仅反映了物价水平的变化,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示。当CPI指数较高时,通常意味着经济处于通货膨胀阶段,而当CPI指数较低时,则通常意味着经济处于通货紧缩阶段。
此外,CPI指数高低还反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效果。当CPI指数过高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例如加息等手段。而当CPI指数过低时,政府则可能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并遏制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