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职场文库 > 应用写作 > 心得体会 >

法治实践心得感想

时间: 新华 心得体会

写心得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优秀的法治实践心得感想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法治实践心得感想,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治实践心得感想篇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有学校的校规,谁也不应该违反,谁也不能违反,这就是法治人物教育我的。

法治就像游戏的规则,谁违反谁就只能退出。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姜德善伯伯捕捉贪官的事迹。他大公无私,为了国家的利益,他顽强的与那些贪官污吏做斗争。尽管里面有比他官职还大的人。可他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从不放过任何贪污人民、国家财产的人。值得我敬佩学习。

法治是无情的,可是法治又是宽容的,在黄俭爷爷的身上就可以看见。他认真教育每一名罪犯,扶他们走上正道,但在生活中又很关心他们,他们生日时黄俭爷爷为他们点歌,他们父母不愿来看他们,黄俭爷爷一一上门去做工作,他们家中有困难,他前去资助……被黄俭爷爷教育过的罪犯没有一个再走错路……

我很有感触,法律是多么重要,我们如果生活中没有法律,那么天下迟早大乱。犯法了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担责任。可这不代表法律可以不重视,不管是谁犯了法,都要接受惩罚,俗话说得好天子犯法与蔗民同罪。《刑罚》419条规定,是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好职工、好老板的基本准则,如果没有它,天下就成为小偷的、强盗的、贩子的!我们还要远离毒品,因为那些是害人害己害家庭害天下的东西!

最后我对社会承诺我一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法治实践心得感想篇2

按照市教育局文件要求,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参加了“师德师风及法制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学习。通过学习对照,现将学习与自身工作对比,找出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对自己进行自查,现将自查结果小结如下:

从一九九六年参加工作至今的十七年里,我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及培训。以《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一、爱岗敬业方面: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职业规范,可以说也是整个社会中不同行业的规范之一。试想,社会行业中的哪一个行业的&39;人不热爱自己的职业,那么他就做不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作为一个教师,你从事教育就必须为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你就要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工作中,我都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从不得敷衍塞责。虽然,现实生活中,教师待遇不高,在某些人眼中瞧不起教师,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应该尽职尽责。即使是“两袖清风、一担清贫”也就应该无怨无悔。

二、关爱学生方面:

我们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写上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正如多茜·洛·诺尔特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争斗。如果孩子生在……”教师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坚持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尽自己的力量去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从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但又要严格指出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爱。

三、教书育人方面: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有其自身的规律。为此,我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上好课,尽可能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要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努力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还加强和外界交流,通过交流来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还针对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得。在评价学生方面,我重点是注重学习的过程。

四、为人师表方面:

在工作中,我一直都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一直坚持使用文明语言。一个人的成长是在集体中成长,所以我特别重视和同事团结协作,尊重同事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反思来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在工作中改进。家长,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执教过程中,我通过家访和家长联系,共同讨论教育的方法,尊重家长的建议。十六年来,从未进行过有偿家教。

五、终身学习方面: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要想教好学生,自己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素养。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知识的日新月异,不加强学习是跟不上时代要求的。要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飞速发展,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六、存在问题

作为教师,首先是人,那么“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我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学习法律法规还不够,对一些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入,工作中因为理解不当而出现偏差。要继续学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做好依法执教。其次是对工作有时因一些外因而思想不到位,工作没能做到更好,今后要改变这种想法,不能因外界因素而未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再次是关爱学生不够,没能关注到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要尽可能的关注到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促进教育教学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最后是团结合作方面还需要加强,要和全体同事团结起来,共同为我校的发展出力献策。另外还要加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法治实践心得感想篇3

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以己所学,服务社会。20__年7月12日早,我们法学院学子在团委书记石老师的带领下,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我们此次暑期下乡的地点——__县__镇,开始我们为期一周的送法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

在“三下乡”系列活动中,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关帝庙前演出的离婚调解的小品中,演员们卖力的展现着每一个角色的特点,台下的群众看的津津有味,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次日在上演的模拟法庭中,随着审判长敲击法槌宣布开庭,原告方与被告方展开了互不相让的唇枪舌战,情理、法律在场上互相交织,吸引着在场观众聚精会神看着案情的进一步发展。庭审结束后,一位观众惊叹道"真了不起,这么好的口才,我要打官司就找他们了"。在随后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法律知识免费咨询活动中,同学们热情的向群众介绍问卷,积极的为咨询的群众提供法律解答。一位咨询有关宅基地问题的老大爷在咨询后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早知道这样我也不用受这么大委屈了,我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亲身参与了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感想颇多。第一点,当代社会就需要这样的活动。原因有二,其一当代大学生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现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现代网络传媒、游戏也得以在大学生中蔓延,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音像,有的则沉迷于网络游戏,整天宅在寝室,基本断绝了与社会的联系。通过这种活动,将学生从网上从寝室拉了出来,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同学们以自己的知识服务社会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以我所学服务社会。第二,农村群体法制意识薄弱,迫切需要提高法律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姓马的大爷,他从事的是普通的冷饮销售,经过和他的交谈我发现他对法律基本不懂,问他什么叫侵权?他不知道。问他知道消法的存在吗?他说不知道。问他如果碰到假货咋办,他说不会的。其实,这位马大爷不是个例,他代表的是农村老年人群体。这类群体因教育水平、思想意识、经济条件等原因使其在法律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相比而言三四十年龄段的人法律意识有所增强,我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这样的人,他们都是经常外出打工的农民,受外面世界的熏陶,对权利、义务有所理解,同时在向他们解释法律的时候也能说得通,像老年人我一直费力地说可他们却不理解。但是,他们对法律的了解仍然是有限的,只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却对如何维权不甚清楚。

作为河大法律人,实现"法治中国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通过普法活动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我有一下建议:

一、农村群体是法律意识最为薄弱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最为关键。为此应将农村普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普法活动要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能被当地群众乐于接受,要大众化、先进化、通俗化。本次我院暑期下乡活动中的法律小品、模拟法庭就是典型例子。在观看完之后,在场的观众想起了热烈掌声。一个大妈说道:"这婚离的真是太像了(法律小品),简直就是真的吗。",说完笑了起来。这时另一个大妈急忙说道:"不仅这小品表演的好,这模拟法庭也很好啊,虽然我没上过法庭,但这些孩子一个个都这么认真的样我就知道了法庭审判应该就是这样的。""对对对,这小品、模拟法庭就是很有意思","我们很喜欢这种形式","虽然学的法律知识不多,但还是学到了一点,哈哈……"观众们对本次活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接地气是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普法之路,教育先行。在本次普法活动中我们发现越是文化水平高的人越有利于懂得或接受法律知识。法律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它的理解需要文化知识做铺垫,把法律一昧的俗语话只会损害法律的严谨性,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为此要想普法首先要把教育搞起来。

四、普法对象应以青少年为主,中年人次之,老年人最后。当前法律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好的普法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普法的对象成为普法的主体。前面已经说了,文化水平高的人比文化水平低的人更有利于学习法律知识,懂得法律知识。我们知道,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总的来说年轻人这一群体比青壮年、老年人群体文化素养有所提高。同时,青少年思想意识开放,进取心强,正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同样渴求法律知识。为此将青少年培养成普法的主体是一个明智之举。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知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其他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法律知识,通过这种"小手拉大手"活动切实可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通过了这一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一方面我了解到了农村的法制状况,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法律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希望以后有机会还有这样的机会继续参加!

法治实践心得感想篇4

和谐的法治社会,是我们共同和不懈的追求。它摒弃了人制社会的随意无序,它能极为有效地控制腐败的发生。我们中国就一直致力于建设这样一个美好的法治社会。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法,我们少年儿童就平安而快乐地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下。离开了强大的法律制度,我们的社会将陷入于一片混乱,我们的生命将无法得到保障,更别提美好幸福的生活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候,某些人却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处处逃避法律的约束。

在大街上,电瓶车、黄包车随处乱撞,肆无忌弹。明明有红灯却照行不误,造成一次又一次事故,酿出一起又一起悲剧……实在令人心痛!

在德国,人人心中有法,个个遵章守法。一旦触犯了神圣的法律,哪怕是芝麻大小的事情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如今的德国秩序井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不仅有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而且迅速走出二次世界大战失败的阴影,重返世界强国的行列。

我们只有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下,才能平安、快乐、和谐,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少年儿童从小就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要耍什么小聪明,决对不能钻法律的空子!要知道,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俗话说得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法治实践心得感想篇5

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以己所学,服务社会。20____年7月12日早,我们法学院学子在团委书记石老师的带领下,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我们此次暑期下乡的地点——__县__镇,开始我们为期一周的送法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

在“三下乡”系列活动中,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关帝庙前演出的离婚调解的小品中,演员们卖力的展现着每一个角色的特点,台下的群众看的津津有味,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次日在上演的模拟法庭中,随着审判长敲击法槌宣布开庭,原告方与被告方展开了互不相让的唇枪舌战,情理、法律在场上互相交织,吸引着在场观众聚精会神看着案情的进一步发展。庭审结束后,一位观众惊叹道"真了不起,这么好的口才,我要打官司就找他们了"。在随后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法律知识免费咨询活动中,同学们热情的向群众介绍问卷,积极的为咨询的群众提供法律解答。一位咨询有关宅基地问题的老大爷在咨询后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早知道这样我也不用受这么大委屈了,我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亲身参与了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感想颇多。第一点,当代社会就需要这样的活动。原因有二,其一当代大学生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现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现代网络传媒、游戏也得以在大学生中蔓延,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音像,有的则沉迷于网络游戏,整天宅在寝室,基本断绝了与社会的联系。通过这种活动,将学生从网上从寝室拉了出来,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同学们以自己的知识服务社会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以我所学服务社会。第二,农村群体法制意识薄弱,迫切需要提高法律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姓马的大爷,他从事的是普通的冷饮销售,经过和他的交谈我发现他对法律基本不懂,问他什么叫侵权?他不知道。问他知道消法的存在吗?他说不知道。问他如果碰到假货咋办,他说不会的。其实,这位马大爷不是个例,他代表的是农村老年人群体。这类群体因教育水平、思想意识、经济条件等原因使其在法律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相比而言三四十年龄段的人法律意识有所增强,我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这样的人,他们都是经常外出打工的农民,受外面世界的熏陶,对权利、义务有所理解,同时在向他们解释法律的时候也能说得通,像老年人我一直费力地说可他们却不理解。但是,他们对法律的了解仍然是有限的,只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却对如何维权不甚清楚。

作为河大法律人,实现"法治中国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通过普法活动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我有一下建议:

一、农村群体是法律意识最为薄弱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最为关键。为此应将农村普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普法活动要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能被当地群众乐于接受,要大众化、先进化、通俗化。本次我院暑期下乡活动中的法律小品、模拟法庭就是典型例子。在观看完之后,在场的观众想起了热烈掌声。一个大妈说道:"这婚离的真是太像了(法律小品),简直就是真的吗。",说完笑了起来。这时另一个大妈急忙说道:"不仅这小品表演的好,这模拟法庭也很好啊,虽然我没上过法庭,但这些孩子一个个都这么认真的样我就知道了法庭审判应该就是这样的。""对对对,这小品、模拟法庭就是很有意思","我们很喜欢这种形式","虽然学的法律知识不多,但还是学到了一点,哈哈……"观众们对本次活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认为接地气是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普法之路,教育先行。在本次普法活动中我们发现越是文化水平高的人越有利于懂得或接受法律知识。法律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它的理解需要文化知识做铺垫,把法律一昧的俗语话只会损害法律的严谨性,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为此要想普法首先要把教育搞起来。

四、普法对象应以青少年为主,中年人次之,老年人最后。当前法律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好的普法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普法的对象成为普法的主体。前面已经说了,文化水平高的人比文化水平低的人更有利于学习法律知识,懂得法律知识。我们知道,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总的来说年轻人这一群体比青壮年、老年人群体文化素养有所提高。同时,青少年思想意识开放,进取心强,正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同样渴求法律知识。为此将青少年培养成普法的主体是一个明智之举。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知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其他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法律知识,通过这种"小手拉大手"活动切实可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通过了这一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一方面我了解到了农村的法制状况,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法律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希望以后有机会还有这样的机会继续参加!

18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