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蜜蜂网 > 蜜蜂养殖技术 > 疾病防治 >

蜜蜂信息素与蜂螨的防治

|OK蜜蜂网

蜂螨是我国目前饲养的西方蜜蜂一种主要病害,受蜂螨危害的蜂群,轻者蜂群群势迅速削弱,生产力迅速下降;重者全群覆灭。为了保护蜂群,几十年来,我国主要是用药物来防治蜂螨。不可否认用药物治螨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蜂螨对治螨药物易产生抗性,使药效逐渐降低。特别是近些年来,养蜂者发现蜂群抗药性明显增强;②药物治螨只能把蜂螨控制在低水平,而不能根治蜂螨,因此养蜂者必须每年用药物治燃2~3次;③有些治螨药物对蜂产品有污染作用。显然单靠药物治螨是不够的,还必须寻找其它途径来防治蜂螨。其中应用生物信息素来防治蜂螨是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应用生物信息素来防治蜂螨不但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治螨药物对天然蜂产品污染问题,从而提高我国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蜜蜂信息素

从低等的细菌到高等的哺乳动物,个体之间信息交流大都要用信息素。对社会性昆虫来说,信息素尤为重要,因为社会性群体中个体必须及时信息交换,才能适应多变环境。人们懂得社会昆虫化学通信语言,主要从西方蜜蜂研究中得到的结果。

信息素是动物外分泌腺体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借助于个体间相互接触或空气传播,能引起同种或相近种的不同个体行为反应或生理变化的化学物质。信息素可以是单一化学物质,也可以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信息素可分为释放信息素(releaser pheromone)和引发信息素(primer pheromone)两大类,释放信息素是通过神经系统,产生快速瞬时的行为反应;引发信息素是通过生理系统,产生缓慢而持久的行为反应。

蜜蜂长期生活在黑暗的蜂巢中,除依靠接触、声音、舞蹈动作进行通讯联系外,很多信息是通过信息素来传递的。在人类社会里,人们用由不同单词组成的语言实现了交流。而在蜜蜂社会中,信息素中不同化合物就像人类使用的“单词词汇”,然后由这些不同化合物组成了蜜蜂社会中形式多样的“化学语言”。虽然目前人类对这种“化学语言”机理不是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蜜蜂“化学语言”的研究深人,将展示在人们面前是一种全新景象。常见的蜜蜂信息素有蜂王信息素、工蜂信息素、雄蜂信息素和蜜蜂子脾信息素。

二、蜜蜂信息素的应用

自从1954年Butler发现第一种蜜蜂信息素(蜂王物质)以来,目前已鉴定出100多种蜜蜂信息素。蜂王信息素已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蜂和植物授粉上得到商业应用。实践证明,养蜂业中应用的”蜜蜂促进剂”可以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和存活率,并且可以在蜜蜂长途运输中代替蜂王。在果实授粉中应用的“果实促进剂”,能显著增加果实的大小和产量,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学者匡邦郁等研究也显示:人工合成的“蜂王物质”对东方蜜蜂的群味、聚集、消除失王情绪、抑制工蜂产卵以及抑制建造急造王台等行为作用效果均十分明显。

三、蜜蜂信息素与蜂螨

1989年法国LE CONTE博士以西方蜜蜂为实验材料,首次从蜜蜂幼虫中分离出蜜蜂幼虫信息素,发现西方蜜蜂幼虫信息素是由甲基棕搁酸酯、甲基油酸酯、甲基硬脂酸酯、甲基亚油酸酯、甲基亚麻酸酯、乙基棕搁酸酪、乙基油酸酯、乙基硬脂酸酪、乙基亚油酸酯和乙基亚麻酸酪组成,并发现蜜蜂幼虫信息素对大蜂螨有引诱作用,研究成果在世界著名学术刊物《科学》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对蜜蜂信息素深入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LE CONTE博士发现:老熟的蜜蜂幼虫通过分泌化学信息素,诱使其它工蜂为其封上蜡盖,以利于化蛹。有趣的是,大蜂螨也能利用这种化学信息素找到即将封盖的工蜂或雄蜂幼虫(雄蜂幼虫的这种信息素的含量更高),在封盖前潜入幼虫巢房内吸食幼虫血淋巴,繁殖后代。并发现甲基棕搁酸酪对蜂螨有很强吸引作用;乙基棕搁酸酯和甲基亚麻酸酪对蜂螨有弱吸引作用;其它7种酯类对蜂螨没有吸引作用。

Nation 等研究发现蜂螨表皮信息素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所寄生的蜜蜂表皮信息素中的碳氢化合物相同。

Martin等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西方蜜蜂的幼虫期、蛹期、刚羽化蜜蜂以及蜂螨表皮的化学信息素组成。结果发现:蜂螨表皮的化学信息素组成与蜜蜂幼虫和蛹更相似,蜜蜂幼虫和蛹表皮的化学信息素更能吸引蜂螨。

Martin等用二氯甲烷从大蜂螨、蜜蜂幼虫和蛹上提取表皮信息素,然后用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的蜜蜂幼虫和蛹相比,大蜂螨和有蜂螨寄生的蜜蜂幼虫和蛹上的表皮信息素中二甲基烷烃、脂肪酸和脂类等含量更高。蜜蜂触角电位分析显示,抗螨的蜜蜂对这些物质反应更强。

四、展望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和加入WTO,对蜂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的蜂产品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当前蜂螨发生频繁,抗药性又强,急需高新防治技术。应用蜜蜂信息素等信息素来防治蜂螨,高效、无毒、不污染环境。我们坚信:随着蜜蜂信息素研究深入,应用蜜蜂信息素等信息素来防治蜂螨,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引自《中国蜂业》2007(11)

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