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假蜂蜜、假蜂胶”事件的反思
前段时期,中央电视台连续曝光“假蜂蜜、假蜂胶”事件,虽然在蜂产品市场产生负面效应,暂时影响蜂蜜、蜂胶的销售,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从可持续发展科学观出发,中央电视台为蜜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
1 清除了“假蜂蜜、假蜂胶”两颗典型毒瘤。
中央电视台这次曝光的浙江省慈溪市怡康蜂业有限公司假蜂蜜及河南省长葛市两企业生产假蜂胶事件早被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蜜专委会、蜂胶专委会点名警告过,但无济于事。在2009年,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蜜专委会在抽查全国各地超市瓶装蜂蜜后,就明确指出浙江省慈溪市怡康蜂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蜂博士”瓶装蜂蜜含有果葡糖浆。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胶专委会近年多次在“中国食品报”报道杨树胶冒充蜂胶造成蜂胶市场混乱的不良后果。笔者在每年春季召开的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上,多次指出长葛市某些企业生产假蜂胶的危害性,希望长葛市有识之士能面对现实,解决问题。但是,这些话都未引起重视。2009年10月13日在南昌召开的全国第二次蜂胶工作会议,河南省长葛市一位女副市长在大会开幕式发言,宣称长葛市是全国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基地,为长葛市蜂业企业生产的“蜂胶”**。笔者听后十分反感,在当天下午的讨论会上第一个发言:“长葛市是全国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蜂胶造假基地,如果当地政府不正视这种现实,等中央电视台曝光解决,成本太高了。”此次事件顺应民心,大快人心,清除了行业协会多年要想解决而又无能为力的两颗典型毒瘤,是为蜜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清除障碍。
2 曝光催生了政府执法部门出台了必要法规。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中央电视台曝光“假蜂蜜事件”的第二天,就将《关于进一步加强蜂蜜产品监督管理的通知》发文全省各地、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11月15日《关于开展淀粉糖生产企业和蜂蜜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中明确指出淀粉糖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明“不得添加在蜂蜜中”等警示说明;严禁蜂蜜生产企业加工中添加淀粉糖;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依法从严处理。2004年,中央电视台曝光浙江义乌、兰溪生产销售假燕窝、假蜂蜜事件,催生了GB18769-2005《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蜂蜜》国家标准中真实性要求“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成为打击“假蜂蜜”一把利剑。但是一些蜂蜜加工企业打擦边球,在蜂蜜中加淀粉糖浆(麦芽糖醇、果葡糖浆)降低成本,美名其曰“蜂蜜膏”“配制蜂蜜”欺骗顾客,谋取暴利。众所周知,果葡糖浆每斤贰元多,而蜂蜜每斤最低零售价要拾元以上。因为以果葡糖浆为主的“配制蜂蜜”如果不冠以“蜂蜜”两字,没人要,所以只能加以“蜂蜜”两字蒙骗顾客,招摇过市。这根本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中的商品必须告知消费者真实性。这次执法部门重申蜂蜜加工中不得添加淀粉糖,淀粉糖浆不得添加在蜂蜜等,从很大程度上遏制假蜜的生产。
近日,针对央视曝光假蜂胶的违法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蜂胶原料采购是否符合要求,产品质量是否合格。通知规定,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使用树胶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严肃处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暂停生产销售,并责令召回等措施。这是国家执法部门对生产假蜂胶企业致命打击,措施具体,打击严厉,空前未有。只要执法部门从源头抓起,顺藤摸瓜,一定能扶正驱邪。
同时,笔者奉劝一些参与制造假蜂蜜、假蜂胶企业,不要自作聪明,少一点侥幸心理,多一点科学精神,改邪归正,是唯一出路。造假多年的这些老牌企业被央视曝光,执法部门查处就是最好说明。
3 打假扶真,危中有机
多年来,由于假蜂蜜、假蜂胶充斥市场,造成低价竞争,货真价实企业得薄利,造假企业得厚利的畸形发展模式,这次中央电视台曝光事件,催生了政府执法部门打假力度,大快人心。正规企业纷纷通过媒体向消费者表态,支持政府打假行为,生产真蜂蜜、真蜂胶大有人在。通过这次打假事件,清除了蜂产品市场害群之马,净化了蜂产品市场,正宗的蜂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正派的蜂产品企业有了合理利润,蜂产品市场逐步走向良性循环,促进了蜂产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4 返璞归真,有利蜂农
这次央视曝光了“假蜂蜜,假蜂胶”事件,引发各地新闻媒体连锁反应,追踪报道盖天铺地,效果犹如原子能的核反应。大量媒体对制假者穷追猛打同时,向消费者展示优质蜂蜜的真实价格,有利于蜂农生产成熟蜜占领市场。蜂产品是蜂农饲养蜜蜂追花夺蜜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某些丧尽天良企业造假出来的。蜂农是蜜蜂产业链中上游,是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受制于企业,优质得不到优价,严重挫伤了蜂农生产优质成熟蜜积极性;蜂农只能在低利之中,徘徊生存。我国养蜂业基本是家庭模式生产,规模小,高度分散,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不适应全球经济大市场,2001年蜂蜜氯霉素事件就是一个很好说明。团结才有力量,蜂农只有组织起来,成立蜂协、专业合作社,首先实行自律生产不含抗生素的优质蜂产品,并与蜂业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蜂农生产优质蜂产品才能得到优价。
笔者所在蜂协及绿纯养蜂专业合作社就是很好例证:合作社组织蜂农生产无抗生素的蜂蜜、蜂王浆供应出口龙头企业;企业按质论价,比市场价优惠20%给合作社结算。企业有了稳定优质货源得以发展,蜂农优质优价有了稳定收入,真正实现双赢,才可持续发展。我国蜂农目前生产蜂蜜大部份浓度低,需加工企业加热浓缩后投放市场,香、色、味欠佳。蜂农生产成熟蜜,成本较高,由于近年蜂蜜生产成本上涨,蜂农无利可图,不愿生产成熟蜜。如果优质蜂蜜价格上去了,蜂农生产成熟蜜的积极性也来了。目前,蜂胶行业受制约是蜂胶原料缺乏,笔者认为蜂胶原料收购价格偏低是造成杨树胶冒充蜂胶的恶性后果。这次通过各地媒体、政府执法部门努力**假蜂胶,真蜂胶价格上去,自然带动蜂胶原料价格上扬。如果现有蜂胶原料价格上扬一倍,蜂农生产蜂胶积极性得以发挥,蜂胶原料产量可能是现有的2倍至3倍。因为现在农业产业结构随经济效益调整,正如蜂农所说:“成熟蜜、蜂胶现在价格太低,我生产不合算,如果价格上去,不要你政府号召,我自己心甘意愿会去生产”。真蜂胶原料有保证,填补了杨树胶造成市场真空,有利于制约假蜂胶生产。蜂产品原料产量、质量有保证,蜜蜂产业才可健康持续发展。
5 警钟长鸣,遵纪守法是根本。
这次央视及各地新闻媒体曝光“假蜂蜜、假蜂胶”轰动一时,但是要保证蜜蜂产业长治久安,健康持续发展,主要靠法制。在刚结束浙江省蜂业协会全体理事会上,笔者发言:“这次央视曝光浙江假蜂蜜、假蜂胶事件是蜂业界的耻辱,痛定思改,也是件好事。作为理事,特别是常务理事都是蜂业界的精英,须扪心自问,自己企业是否生产销售过掺果葡糖浆的假蜂蜜?是否生产销售过掺杨树胶的假蜂胶?是否生产销售过没有国家批准保健食品批号的蜂胶产品?是否生产销售过含有国家禁用兽药蜂产品?遵纪守法,这是道德的底线,首先从自身做起,这就是协会倡导的自律。”法治一是政府加强执法力度,打假扶优;二是靠本行业各界人士遵纪守法实行自律;三是行业协会必要的监督管理。今年秋季,由于蔗糖价格猛涨,不少蜂农改用果葡糖浆喂蜂。明年蜂蜜生产季节,可能有蜂农顺手牵羊将果葡糖浆掺入蜂蜜,造成不良影响。这决不是笔者杞人忧天。今年笔者采访几家出口企业,均发现少量原料蜂蜜掺果葡糖浆。笔者衷心希望广大蜂农一定要自强自爱,珍惜来之不易大好形势,决不能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
下一篇:蜂群秋季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