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蜜蜂网 > 蜜蜂养殖技术 > 养蜂行业新闻 >

“十年后,谁来养蜂?”|蜜蜂|养蜂

|OK蜜蜂网

原标题:“十年后,谁来养蜂?”

人民网讯 “我们合作社500多户蜂农,平均年龄50岁左右,都快搬不动蜂箱了。而他们的后辈已极少再愿干这一行,十年后谁来养蜂?”说起蜂业面临的困局,合肥至远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肥志诚蜂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顾振宇忧虑重重。

顾振宇的忧虑来源于对蜂业的深厚感情。他出生在“养蜂世家”,父亲19岁开始养蜂,一辈子专注养蜂技术。常人眼中一瓶普通的洋槐蜜,透过琥珀色的“润玉”,顾振宇厚厚的镜片下析出的更多的是蜜蜂亿万次的采酿,以及蜂农们每年数千公里的奔波。

当下,做有良心的蜂蜜实属不易

“拿到好的蜜源、加工出好的产品、在纷乱的市场中被消费者慧眼识中,每一件事对一个负责任的蜂产品企业来说都十分不易。”顾振宇说。做了十几年的蜂产品加工,坚持不掺假、保持蜂蜜纯正,是志诚蜂业两代人的追求。

顾振宇的“蜜源”在肥西三河和紫蓬山、在大别山腹地、在南粤山巅、在红色延安……在每一个合作社蜂农的手中。而眼下,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过去我们夫妇养100箱蜜蜂,年收入2、3万,是当地有名的万元户;20年过去了,现在每年的收入也只有4、5万,每年还要长途奔袭7、8千公里,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远远不如到城里打工安稳”,肥西县三河镇养了30多年蜜蜂的杨泽银说。

解放前,蜂蜜属于稀罕品,素有“斤蜜斤糖”之说;60年代,油菜花蜜每市斤的收购价在1.58元以上;90年代1.80元;2008年2.00元……蜂蜜的收购价徘徊不前,蜂农养蜂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安徽省蜜蜂产业商会的统计佐证了杨泽银的说法。

“以产定销”诚信做蜂蜜

此外,养蜂行业还面临着其他困境: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蜜源植物逐年减少,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蜜源地逐年锐减;一些不法商人以假乱真,以极低成本扰乱行业秩序,导致消费者对蜂蜜的真假莫衷一是;还有就是极端气候频繁,近年来出现的极寒、雨雪天气都给蜂农致命打击。

作为一家决意“以产定销”的蜂产品加工企业,不贪大、不图快,只以原蜜产量决定企业蜂蜜销售数量。同时,顾振宇的志诚蜂业公司对蜂农群体格外关注。为了获得稳定的优质蜜源,早在2003年,顾振宇就组织50多位蜂农成立蜂农联合体,长期以高于市价5--10%的价格收购他们的产品。“稳定的优质蜜源是企业的生命,我们公司的产品在历次抽检中从未出现过不合格产品。”顾振宇说。

在位于合肥红星路18号的志诚蜂业专卖店总店内,顾客来往不断。10多年的坚持和诚信经营,专卖店多数顾客都是多年的老主顾。现在,货架上摆放着公司新投放市场的产品——“顾公”蜂场蜜。“蜜蜂采集花蜜、反复酿造、充分转化,蜂场蜜是把蜜蜂采集回来水分偏高的蜂蜜加以浓缩处理,精制而成,绝不添加任何物质。”专卖店店长黄夕玉介绍。

在当下市场追求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顾公”系列产品坚持诚信做蜂蜜,打造国内少见的“以产定销”品牌。这,在优质蜜源日益稀缺的市场中,无疑是一种回归和坚守。“我们不追求利润最大,只追求产品本身的健康责任。”顾振宇如是给自己的企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