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蜂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头蜂属于社会性昆虫部落,成员包括一只产卵的雌虫,即蜂后,还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数是雌虫。雄蜂仅占少数。
从昆虫分类学看,虎头蜂属于胡蜂科,但同一般的胡蜂相比,虎头蜂体型要大得多,样貌也要凶狠、恐怖得多。虎头蜂身体从头至尾都布满了黑黄相间、与老虎类似的条纹,而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虎头蜂性情凶暴,是所有蜂类中少有的会主动攻击人类的一种。人们在野外行走,不仅身上的香水味会招来虎头蜂,就连颜色鲜艳的外套、帽子也会吸引虎头蜂的注意。它们视这种气味、颜色为威胁,一旦发现必群起而攻之。单只虎头蜂的毒性并不大,但如果被连续叮咬数十下,再强壮的人也难以幸免。上世纪80年代,在福建漳州农村就发生了一起虎头蜂袭击放牛人的事件。当时,一个挂在矮树上的蜂巢被水牛不小心碰到,怒不可遏的蜂群立刻向水牛、放牛人发起了攻击。
放牛人显然比较有经验,看到蜂群袭来他赶紧跳进泥塘,只在水面上露出鼻孔,成功躲过了虎头蜂的袭击,但此时那头可怜的水牛就没这么幸运了--它被叮得狂号乱窜,但即使撒腿狂奔也躲不开汹涌的蜂群。到攻击结束时,这头水牛不知已被叮了几千下,在牵回家的当晚就四脚一蹬--死掉了。
虎头蜂叮死了牛,这条消息在当年轰动一时,人人谈之色变。后来,野外凡是有虎头蜂活动的地方都被划作禁区,人畜禁入。没有了人类的滋扰,虎头蜂种群一度繁荣昌盛,2000年冬,人们在福建莆田地区就发现了一个废弃的虎头蜂蜂巢,直径惊人地达到1.3米,里面能同时容纳10万只虎头蜂,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虎头蜂蜂巢。
再到后来--大约2005年时,坊间突然有了虎头蜂毒能治风湿的传言,神乎其神,虎头蜂的厄运也从此开始。从2005年至今,野生虎头蜂种群遭遇灭顶之灾,已几近绝迹。